镇安山药
本文转自:温州日报

李振南 文/摄 山药的学名叫薯蓣。 薯蓣在雁荡山早已闻名,明代乐清人朱谏在《雁山志》中记:“薯蓣,性寒,有红白二色,产于岩石竹树间者,味清而甘,堪入药,圃种者味尤佳,不堪入药,可入饮食用。” 后来,清代曾唯在《广雁荡山志》物产卷“药类”条目中,载雁荡山有“黄精、黄独、何首乌、薯蓣、百合、山罗菔、雪里开、金线重楼、金银花、金钗石斛、香薷、麦门冬、石菖蒲”等13种,加上列入“草类”条目中且可入药的“灵芝、金星草、金线草和凤尾草”等,实际上共有药材17种。在物产卷的小序里,曾唯说:“……特举其尤者耳,不尽此也。今以所见证所闻,略其同而表其独异。”曾唯的这段话意思是说,这17种药草在雁荡山比较特殊,故列入重点介绍,其他各地普遍生长的就不罗列。同时也证明了200多年前的乾隆年代,雁荡山的薯蓣就已被世人所看好。 薯蓣的名字始载在《神农本草经》里,被列为药草之上品。山药之名始见于北宋寇宗奭撰写的《本草衍义》。对于山药的得名,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作了解释,由于唐代宗叫李豫,为避讳而改薯蓣为薯药,又因为宋英宗叫赵曙,为避讳又改为山药。薯蓣的俗名较多,除山药、薯药外,还有莳药、怀山药、淮山药、土薯、山薯、山芋、玉延、白山药等,但雁荡山人只有一种叫法,那就是莳药。而清江以西的乐清人则叫山药。 在植物分类上,薯蓣科单子叶植物约9属650种,广布于全球的温带和热带地区,中国仅有薯蓣属1个属,约有50种。薯蓣系缠绕草质藤本,块茎长圆柱形,垂直生长,深入泥中,长可达1米多。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纵沟、纵皱纹及须根痕,偶有浅棕色外皮残留。体重、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白色粉性,有细小点状突起。气微、味淡、微酸,嚼之发黏。茎通常带紫红色,右旋,无毛。单叶,在茎下部的互生,中部以上的对生,很少3叶轮生;叶片变异大,卵状三角形至宽卵形或戟形,顶端渐尖,基部深心形、宽心形或近截形。 据古代多种药书记述,薯蓣有健脾益胃、助消化、滋肾益精、益肺止咳、益志安神和延年益寿的药效。汉代药圣张仲景创制的“薯蓣丸”,就是专治体虚劳累过度,增强抵抗力的。《神农本草经》中把山药奉为上品并记载:“补虚羸,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现代医学证明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补脾胃的药食两用之品。同时山药含有多种营养素、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具有强健机体、延年益寿的功效。山药又含有皂甙、黏液质,有润滑、滋润的作用,故可益肺气,养肺阴,治疗肺虚痰嗽久咳之症。山药还含有粘液蛋白,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糖尿病,是糖尿病人的食疗佳品。另据近些年研究发现山药具有镇静作用。 由于当代人对健康长寿看得更重,许多地方还利用山药制作出花样百出的食疗佳肴,如山药黑芝麻粥、枣泥山药糕、山药炒木耳、山药排骨汤、山药炖乌骨鸡等,都是色、香、味、形俱全的菜肴和滋补身体的药膳,目前也得到了大众的喜爱和青睐。不过,据我所知,在山药为主料的诸多菜肴中,“拔丝山药”无疑是一道绝美的佳肴。 拔丝山药的做法是:将山药刮去皮切滚刀块,在锅内注入油烧至五成热,放入山药炸至金黄皮脆里熟,倒入漏勺内。锅内留油少许,放入碾碎的冰糖粉和一调匙清水,加桂花卤熬糖,待糖汁表面的大气泡变小,糖已经开始变微微有点浅红色时,马上将炸过的山药、芝麻倒入锅中搅动,用糖汁将山药包匀,倒入涂油的盘中。这就是“拔丝山药”。由于新上桌的“拔丝山药”极烫,需另上一小碗凉开水涮过后才能吃。 “拔丝山药”这道甜点,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故事发生在隋唐,相传有一天,李密邀魏徵饮宴,商议如何攻占荥阳。李密要快攻,速战速决,魏徵就是不提攻打荥阳之事,李密十分着急,又拿他没办法。正在纳闷之时,厨师端上一盆色泽金黄的菜肴,李密下筷就吃,随即“哎哟”一声,唇边已烫起个血泡。此时,厨师又送上一碗凉水,魏徵夹起山药往凉水中一涮,然后放入口中,并叫李密也照此法品尝。李密一吃,香甜脆嫩十分可口——这道菜就是“拔丝山药”。 山药因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因而也得到了文人墨客的赞赏。徐渭有《薯蓣》诗曰:“芋魁徒软美,松粉藉餦餭。楚些那遗此,清酥点蔗霜。”欧阳修也有“夜燃柏子煮山药,忆此东望无时休”之句。大文豪苏轼对山药更是情有独钟,他写道:“淇上白玉延,能复过此不。一饱忘故山,不思马少游。”不过,在写山药的诗歌中,我比较欣赏的是南宋张镃(字功甫,临安人)的这阙《南歌子·山药》词:“种玉能延命,居山易学仙。青青一亩自锄烟。雾孕云蒸,肌骨更凝坚。熟染蜂房蜜,清添石鼎泉。雪香酥腻老来便。煨芋炉深,却笑祖师禅。”此诗从种山药、吃山药着手,再描述了山药的味道和功能,读来颇有一种禅意。 山药尽管在雁荡山栽培年代较久,但真正大面积兴起栽种热潮的是在上世纪80年代,并形成一个品牌,叫“镇安山药”,前些年很是畅销。它是一种既当药材又兼蔬菜而栽培的作物,因为是草本植物,所以也是雁荡山的珍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澎 流感防护十问十答:甲流是什么,和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何时就医、用药?
-
小 50岁的女性,要避开这5个关于更年期的误区
-
市 明天闰二月“双龙抬头”,牢记“吸龙气,吃3样”,民俗建议了解
-
每 莱西征集民间药方 传承发展中医药文化
-
健 新生儿的哭声都代表了啥?
-
财 3月18日,Yestar义乌艺星美力绽放!
-
健 五种高发癌症超一半患者发现就是晚期,恶性肿瘤早期警报信号要知道
-
小 运动能帮助降血压吗?能替代药物吗?如何科学运动呢?一文学习下
-
生 冰箱里翻出20斤发霉食物!你家冰箱可能藏满了「霉菌」
-
小 身上“长点肉”,能收获什么好处?一文了解下
-
半 花季少女命丧抽脂手术:揭开医美“飞刀”潜规则
-
健 减肥不吃主食,这不是在减肥,而是在减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