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烧烤”的城市更有味道
本文转自:凉山日报

淄博小饼大葱烧烤。本报资料
□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李仁芳
今年三月以来,最火的网红美食莫过于“淄博烧烤”。据媒体报道,仅3月份,淄博这座人口仅470万人的城市,就接待外地游客480多万人次,同比增长了134%。淄博文旅官方表示,北京南站到淄博的“五·一”小长假火车票开售不到一分钟售罄,预计“五·一”小长假期间,将有超12万人前往淄博,旅游订单同比增长超2000%,提醒大众错峰来淄。
烧烤本是一个普遍的餐食品类,遍及全国各地,各具特色。凉山烧烤在川内也颇有名气,彝族小猪肉烧烤,选用优质乳猪,皮酥肉糯,口感极佳;邛海鱼虾烧烤,鱼片鲜嫩,小虾酥脆,一口下去,极富满足感;冕宁盆盆烧烤,甘洛烧烤罗非鱼,样样都具特色,每一种都能满足你挑剔的味蕾。
各地烧烤,各有特色。缘何淄博烧烤能“一夜走红”?价格实惠,诚信经营,不欺客、不宰客,是其“秘方”。淄博烧烤是因为人均六七十元“火”出圈的,比其他地区便宜。实惠的体验为淄博烧烤带来不少粉丝,从大学生组团到淄博吃烧烤,到抖音大V博主摸底淄博10家烧烤摊位,发现没有一家店铺缺斤少两,淄博烧烤用“诚信”把顾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直接拉满。
通过网络营销成为网红“打卡点”的地方很多。近来,西昌市的大石板古村落、建昌古城、唐园、金鳞沙滩等都是网红热门景点,外地网友来西昌都必定前往“打卡”的地方。游客常把“西昌之旅”又称为“阳光之旅”,在“西马蓝”的天空下,吹着邛海的春风,吃着小渔村的烤鱼,多么惬意;在华灯初上的建昌古城,穿着汉服,围着烤炉,和朋友把酒言欢、畅谈人生,何其美哉;在星空下、烟火中,西昌的路边烧烤摊上,流浪歌手富有磁性的歌声,又撩拨起了多少游客的回忆……
网红景点为城市带来了“流量”,但要将游客“流量”转变成“留量”,则需要我们有诚信的经营理念,有着公道的价格、上乘的服务,这些才是最终留住游客的制胜法宝。
面对“热”起来的淄博烧烤,如何再添“一把火”,吸引更多的客流量?淄博市委、市政府拿出了“好客山东”的热情,一项项配套措施接踵而至:开通了烧烤专列、烧烤公交线路、发布烧烤地图、成立烧烤协会、举办烧烤节庆活动、推出“淄博烧烤+”特色文旅主题产品……对于网友反映的八大局市场道路坑洼破损、停车困难等问题,淄博更是拿出了雷厉风行的执行力,72小时就完成了750米的道路改造,预计15天建成一座约1万平方米的停车场,迎接“五·一”小长假游客的到来。
淄博市委、市政府的迅速反应,体现出的是思想的解放,思路的大胆,工作的魄力。淄博市政府就烧烤这一话题热度,主动担起服务和发展责任,提高创造性和执行力,值得许多地方借鉴和学习。
淄博烧烤出圈,除了有商家的诚信经营,有当地政府一系列措施的保驾护航,更离不开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大街上交警对外地车辆的耐心指引,志愿者们详细解答酒店餐饮咨询,烧烤摊主足斤足两,市民对外地人优先礼让,每一件小事都温暖着外地游客,都是网络上对淄博好评的积累,都是对城市人文温情的积淀。
经过多年的发展,西昌也有许多知名的烧烤店,比如李小肠烧烤、周大胡子烧烤、牛筋烧烤、清真烧烤、火焰山烧烤等等,小众的烧烤店更是多不胜数。对烧烤的有序引导和管理,体现着当地政府的城市治理能力,一个能与烧烤“和平共处”的城市,是有包容力的,也是有烟火气、有人情味的,是一座充满温情的城市,也才会让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充满幸福感,让游客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才能营造出优越的营商环境,继而带动城市经济发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淄博烧烤出圈的故事中,或许我们可以寻找到更多的方法,为我们凉山的烧烤上分,为我们的城市发展借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