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微创手术带来福音 “封存”6年笑颜今重展

2023-04-28 07:48 来源:明珠号 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南宁晚报

像被电击、被刀割,又像被火烧,女子面部三叉神经痛发作痛不欲生

微创手术带来福音 “封存”6年笑颜今重展

张青萍主任医师在查房(医院供图)

■本报记者 黄翠巧 通讯员黄梦瑶

像被闪电击中,像被刀割,又像被火灼烧,吃饭、喝水、刷牙甚至微笑都会剧痛,

痛感袭来让人痛不欲生……有过三叉神经痛经历的人,看到这些字眼都会感同身受。市民马女士就是一名三叉神经痛患者。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广中医)脑病科二区神经介入团队的帮助下,曾经6年不敢笑的她,如今重新绽放笑靥。

与病魔抗争6年不敢说话不敢笑

6年前,马女士出现左侧面颊部疼痛,疼痛感如被电击,每次发作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不等,被诊断为“三叉神经痛”。6年来,她四处求医,尝试过各种治疗手段,然而均为治疗时有好转,之后又复发,很多时候只能服用止痛药缓解。随着时间的推移,止痛药的剂量也在逐渐加大。而每次服药后,马女士常出现头晕和胃脘部不适。平时说话、咀嚼、刷牙和洗脸等都会引起剧烈疼痛,为此,她常常不敢吃饭、不敢洗脸,也不敢笑。曾经乐观开朗的马女士脸上不再有笑容,日渐变得面容憔悴、情绪抑郁、痛苦不堪。

今年2月15日,疼痛再次复发的马女士来到广中医就诊,入住脑病科二区。根据她的病史及身体状况,科室副主任张青萍主任医师认为可以采用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治疗,并为其量身订制了治疗方案。

2月17日,在精准的DSA定位技术辅助下,专家团队为马女士做了全麻下行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手术,手术全程用时不到1小时。术后,马女士颜面部的疼痛好转,脸上仅贴了一个创可贴覆盖伤口,当天就可正常吃饭喝水。术后第三天,马女士高高兴兴地办理了出院。

“这些年因病痛疼得都不敢说话不敢笑,现在我又能开开心心地笑了。”出院时,马女士拉着张青萍的手激动地说。

三叉神经痛尤其青睐成年女性

广中医开展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不到一年时间,已有数十名深受三叉神经痛折磨的患者在脑病科二区得到康复。

据张青萍介绍,三叉神经痛是一种颜面部发作性剧烈疼痛,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较公认的发病机理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血管搏动性压迫所致,多见于40岁以上患者。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有明确病因,如肿瘤等压迫或刺激三叉神经而引起面痛,多见于40岁以下患者。有统计显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三叉神经痛。

微球囊压迫术是目前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手术是从口角外侧用一个钝头的针进行穿刺,然后送球囊到三叉神经半月节,造影剂充盈球囊进行压迫。手术是在全麻下进行,患者全程没有痛感。整个创口仅1个针眼大小,且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一般手术后3天即可出院。微球囊压迫术对解除面部顽固性疼痛几乎是立竿见影,且不易复发。马女士出院至今已两个多月,未有复发迹象。

微球囊压迫术为患者带来福音

据了解,广中医脑病科二区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同时也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病专科、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建设学科、广西卫计委临床重点专科等临床专科。近年来,该科在脑血管病溶栓与介入、眩晕病诊治、失眠与神经心理疾病、帕金森病、痴呆、头痛病等亚专业领域异军突起,与国内一流学科同步,带动八桂中医脑病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去年5月,在科室副主任张青萍主任医师和王天保主治医师的牵头下,该科推出微球囊压迫术,针对不同发病特点、不同年龄体质的三叉神经痛患者实行“个体化”治疗,为三叉神经痛患者,尤其是被疼痛折磨已久的中老年人或不愿意接受开颅手术的患者带来了福音。至今,已有数十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在手术的帮助下得以解除病痛。

张青萍提醒,由于三叉神经痛与头面部多种疼痛性疾病如牙痛、偏头痛、舌咽神经痛等病症相似,容易导致患者“投错医”、医生“断错案”。因此,头面部疼痛久治不愈要警惕三叉神经痛。确诊三叉神经痛的患者,要保持心情舒畅、饮食清淡、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平时注意面部保暖,用温水洗脸、刷牙,避免过冷或过热刺激,以免诱发三叉神经痛发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