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患者需要如何治疗?一文科普下
无论是快速性心律失常还是缓慢性心律失常,都需要接受综合性的治疗。不仅需在患者病症急性发作时缓解症状,还应根据每位患者的病情差异在稳定期接受长期的药物调养,达到良好预后效果。那么,心律失常都应该如何治疗呢?

一、急性期治疗:心律失常急性发作时,患者可能会伴有低血压、意识模糊、抽搐等现象,为避免血流动力学进展性紊乱,通常需及时将患者送医就诊。医生常使用异丙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药物以改善急性期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纠正心律失常,最终减轻临床症状。需要注意,部分患者心律失常发病与低血钾、酸碱平衡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诱因有关,在纠正诱因后,心律失常情况也可得到控制。

二、稳定期治疗:稳定期患者常使用药物治疗,配合生活护理能够有效降低病症二次发作几率,提升生存质量。目前,临床抗心律失常药物可分为四大类,即钠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多离子通道阻滞剂及钙通道阻滞剂。患者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能够帮助心律恢复正常状态,改善临床症状。但对于部分症状严重或合并有其它心脏疾病的患者,可能需遵医嘱接受手术治疗,如导管消融术、心脏搭桥术、瓣膜置换术等,对于病情改善有着积极作用。在治疗期间,应注意规律个人作息,注意营养补充,多吃些新鲜的蔬菜水果及优质肉类蛋白,少喝酒、少吸烟,否则可能会影响药效发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