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一片叶子”致富一方百姓

2023-05-16 12:12 来源:明珠号 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云南频道

大学毕业后,王明松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选择回乡,一头扎进了茶园,谁也劝不动。

“父母和亲戚都期望我能在城里找个体面的工作,但我就是喜欢茶,还是决定回来发展。”交谈中,王明松道出了回乡的一个重要原因。

王明松正在摊放鲜叶。人民网 虎遵会摄

今年35岁的王明松,是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德化镇荒田村人,自打记事开始,就跟着父母种茶、采茶、制茶,茶叶是他家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虽然茶叶是村里老百姓的主要收入来源,但价格低。”王明松说,种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那时候为了降本增效,大部分村民都会选择使用除草剂和农药。

基于父辈的种茶模式和当时的认知,那时候的王明松并没有多想。2006年,王明松高中毕业,考上大学来到了省城昆明。随着专业知识的学习,王明松的眼界不断拓宽,回乡种植有机茶也就成了他的奋斗目标。

“我在大学学习的是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第一次知道‘有机食品’的概念,当时就萌生了回乡种植有机茶的想法。”王明松说,他回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想改变家乡原有的生产加工模式,走有机茶的发展道路。“但这个想法,之前一直不敢和大家说。”

德化镇荒田村有机茶园。人民网 虎遵会摄

选择道路

2008年7月,王明松大学毕业,拖着几箱子茶学专业的书籍回到了荒田村。回村的第一件事,就是动员乡亲们跟他一起种有机茶。

然而,事情远远没有王明松想的那么简单。“什么是有机茶?你凭什么说有机茶价格就好?茶地都要人工除草,成本岂不是更高,还赚什么钱?……”面对村民对有机茶的疑问,无论王明松怎么解释,大都无济于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