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南北,美味再升级(探访中国传统优势食品“地图”(下))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山东淄博烧烤火了,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纷纷前来打卡。图为在淄博市张店区一家“网红”烧烤店,服务员正在给顾客上烤串。
皇甫晓文摄(新华社发)
假期出游,越来越多人将品味美食作为出游的重要目的。淄博烧烤、武汉热干面、潮汕牛肉丸、安徽臭鳜鱼……中华大地,几乎所到之处,都有特色美食等着你。
这些美味有望再升级。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一部门发布《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打造一批全国知名地方特色食品产品品牌。大江南北,将更有“吃”头!
“产品-产区-品牌”,全国美食地图轮廓浮现
对许多人来说,美食的“雷达”常与地域紧密关联。
比如,来到江苏,淮安、扬州这两座“世界美食之都”让人不忍错过,盱眙龙虾、高邮鸭蛋制品、镇江香醋、黄桥烧饼、苏州碧螺春等美味也令人垂涎;到达广东,不仅广府菜、潮汕菜、客家菜名头很响,广式腊味、广式凉果及英德红茶、潮汕牛肉丸等特色食品也享誉国内外。海内外的朋友常说:“吃了当地特色,才算此行圆满。”
食客眼中,美食是好味道、好体验。而在当地,地方特色食品也是产业、是经济。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卫认为,地方特色食品指在部分地域有30年以上传统食用习惯、采用地方特有的食品原料和传统工艺生产的食品,是传播中华传统饮食文化和助力传统农业资源有效转化的大产业。
“我国幅员辽阔、资源禀赋丰富,悠久历史孕育出诸多极具地方特色的食品产业,形成了鲜明的‘产品-产区-品牌’映射关系,呈现出百花齐放的产业发展格局。”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文强说。2022年,食品工业以占全部工业5.1%的资产完成了7.1%的营业收入和8.1%的利润总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