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培育粮用良田 保障粮田良用

2023-06-06 07:07 来源:明珠号 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海南日报

我省已建成高标准农田477万余亩,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培育粮用良田 保障粮田良用

■ 本报记者 陈彬

眼下,正值海南各地早造水稻的收获季节。连日来,海南日报记者走访省内部分市县的高标准农田,看田洋建设情况,跟农民们算一算增收账。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近年来,我省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数量增长与质量提升双轮驱动。截至2022年底,全省已建成高标准农田477.5万亩,占730.37万亩耕地的65.38%。

“以前只敢种一造,现在能种两造了”

近日,文昌市会文镇侯元丰田洋,连片的金黄稻田随风摇曳。田间道路纵横交错,沟渠相连。这是一块2022年建成的高标准农田,总共600亩,涉及白延村委会下辖的5个自然村。

一台大型收割机正在稻田里来回穿梭,轰隆声不断。笔直宽敞的机耕道上,附近村庄的农户正撑开袋子守在田边。

“你别看现在这里是大片稻田,要是前几年过来,好多地方都还是撂荒地呢!”满潮塘村民小组组长洪德松边说边往稻田方向指了一圈。

为啥宁可土地抛荒,也不愿种田?

“种粮效益低,而且都是靠人工劳作,太辛苦了!还不如到外面打工挣得多,当然没人愿意种田了。”洪德松说。

其实,还有更重要的原因。侯元丰田洋一带地势较低,逢雨必涝,遇上雨季较长,经常颗粒无收,这也成了农户们的心头之痛。由于晚造雨水较多,多年来农户们每年只敢种一季早稻。

文昌市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庄令告诉记者,农田改造项目筹划前期,工作人员多次走村入户,深入了解群众种粮的难点堵点问题,解决群众种粮的所需所盼。

侯元丰田洋从2022年开始改造,先将原本分散的小块“巴掌田”串连成片,实现“小田变大田”,并建了两条笔直的机耕道,下田坡道、排灌沟等基础设施也延伸到田间地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