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良品种让群众餐桌更丰富(深阅读·种业振兴在行动)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加快培育多样化品种,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优良品种让群众餐桌更丰富(深阅读·种业振兴在行动)
本报记者 郁静娴 常 钦 范昊天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从吃得饱到吃得健康丰盛,良种功不可没。如何加快培育多样化品种,满足不断升级的群众餐桌需求?记者进行了采访。
“菜篮子”有了更多新品种
早上8点,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梁子湖畔的韩家湾水产养殖基地内,自动投料机一开启,鱼群便蜂拥而至。养殖户韩明安说,这批武昌鱼预计在今年8、9月份上市,每亩利润有望达到1800元。
武昌鱼学名团头鲂,俗称鳊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由于近亲繁殖等因素,各地团头鲂种质出现退化,生长速度减缓,体形趋于短粗。”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教授王卫民说,2008年以来,科研团队联合阳新县百容水产良种有限公司等,采用家系选育、群体选育及鱼类亲子鉴定技术,连续四代选育,并在全国多地进行测试,最终于2017年成功选育出抗病力强、生长速度快的团头鲂新品种“华海1号”。
“新品种一年多时间就可以长到一斤半,肉更厚实,还耐运输,提前一到两个月就能错峰上市。”韩明安表示,目前基地养了5万多尾团头鲂,去年销售鲜鱼净赚9万多元。
优质水产品种选育,让更多鲜活鱼虾“跃”上餐桌。在全国,目前已累计公布266个水产新品种,农业农村部今年还启动了国家水产育种联合攻关计划,强化我国水产种源安全保障。
我国是食用菌生产、消费大国。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所长李峰介绍,为了适应食用菌生产和市场消费需求,团队通过杂交和分子手段,选育出平菇、白灵菇“新科”系列优良新品种60多个,已获得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品种21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八 新冠感染高峰又至,但人群感染率未知,每过半年就要感染一次吗?
-
小 吃鸡肉时,也要避开这四个误区,当心伤身!
-
深 救命啊!怎么才能让蚊子去咬别人?
-
小 山东人的身高全国最高?除了遗传基因,也与3点饮食习惯相关
-
财 发烧、流鼻涕、喉咙痛,但不是新冠!又一种呼吸道病毒在美国肆虐
-
小 女性喝咖啡,究竟是“加速衰老”还是“延缓衰老”?了解下
-
澎 女性体内塑化剂含量是男性的近6倍,背后有何原因?
-
小 红薯可消灭98.7%的癌细胞,是真的还是假的?一文了解下
-
每 进口“减肥针”要来了?国内申报获受理,马斯克曾带货:一个月减重18斤…
-
小 补钙的最佳方式不只是牛奶,还有这3种便宜又高效的做法
-
财 XBB占比超90%,“二阳”疫情还将持续
-
小 吃红枣等于吃“毒药”,红枣到底能不能吃?吃法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