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路上添“薯”光
本文转自:九江日报
夏雪星 本报记者 张新红
眼下正是红薯种植的关键时节,庐山市抢抓晴好天气和有利农时,开展红薯种植,田间地头处处是劳动人民的工作场景,红薯产业正逐渐成为当地致富增收的特色产业。
在庐山市蓼南乡泡沙墩农场,数百亩红薯种植基地绵延成片,农民们在沙地间运苗,覆膜,插秧、盖土、劳作不息,一排排碧绿的红薯秧苗,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致富增收的“薯”光。
“你看秧苗插的时候注意是斜着插下去,不要直着插。”全国劳模、庐山市招星粮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程招星在田地里指导农户插秧。据了解,程招星今年通过流转闲置土地,吸纳农户参与的方式,共种植约560亩红薯,包括西瓜红、心香、板栗薯等品种,并与企业合作采取订单回收模式,稳定销路。程招星表示:“作为一名新农人,我还会引入更多的新品种,同时深化产业加工链条、打造特色红薯农产品,提高红薯的附加值,带动更多的村民致富增收。”
蓼南乡的沙壤土有利于提高红薯的甜度和产量,在沙山上开展红薯种植,不仅可以高效固沙,还可以助农增收。近年来,庐山市充分挖掘产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红薯种植业,通过流转闲置土地,化小地块为大农田,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大户带动、小户参与”的发展模式,推进红薯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成为乡村振兴有力的经济增长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