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食品里的添加剂品种越多,越不安全?

2022-07-06 17:15:34 来源: 范志红注册营养师

有人问我:看到很多食品的配料表中都有个奇怪的现象。

增稠剂有三四种,乳化剂也两三种,色素也有两三种......为什么要加这么多种?

是不是品种越多,添加剂的总量越大,越不安全?

我说,不一定。

有时候,品种多了之后,总量也可能会多一些。

比如说,小时候吃的有些糖果,一层一层的,有不同的颜色,而且颜色特别浓,吃完了舌头都被染成彩色的了。

可想而知,按单位食品来计算,这类产品的色素添加量是比较大的。但是,因为加了好多种色素,算下来哪一种都不超标......

也有时候,需要用不同色素来调颜色,就像我们画画的时候需要用多种颜料来配合一样。

食用合成色素有蓝色、黄色、红色三类,但没有绿色(除非直接加叶绿素铜钠)、紫色等。蓝加黄就能调出绿色来,蓝加红就能调出紫色来。所以有些颜色的食品,至少要加入两种色素才能调出相应的颜色。

有些时候,事实正好相反。

比如说,增稠剂和凝胶剂,还有品质改良剂等。

之所以研发「复配」的添加剂,主要是为了达到三个目标:提高效果,减少用量,降低成本。

食品开发人员发现,有些配料在比例恰当时,可以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比如说,研究者发现,刺槐豆胶和卡拉胶两种胶就是「良配」,在比例合适的时候,可以形成柔软的胶冻,也能帮助冰淇淋拥有细腻柔滑的口感,而用量只是每种 0.1%~0.2% 而已。如果单用某一种胶,效果没那么好,用量还更多。

也有些时候,复配的添加剂可以把多种功能融为一体,让做食品的人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比如说,最早的嫩肉粉只有淀粉和蛋白酶,能把蛋白质的长链切断一部分,从而让肉变嫩;后来又加入了磷酸盐(或者还有食用碱),提高了肉的保水性,也能起到嫩化作用;再后来又顺便加点亚硝酸钠,让熟肉的颜色变得粉红可爱;还可能加点味精鸡精,让肉味道更加鲜美;最后再加点肉类香精,让熟肉的香气无敌浓郁......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