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进医保的新药,却迟迟进不了医院,是什么阻碍了“谈判药”落地?

2023-02-15 17:12:30 来源: 财经大健康

还有,做得更干脆的是直接增加指标。浙江省就是采取的这个方法。2021年底,浙江率先要求,三甲医院“国谈药”配置不低于30%,三乙、三级中医院不低于20%。之后,云南、上海等地也提出类似的要求。

只是盘根错节的考核指标中,“国谈药”涉及的利益牵扯实难忽略。上述山东医院副院长也着实感到为难,很多好的药品排队申请入院,“贵的新药进来多了,能保证医院的收益大于成本增加吗?”

现在医院卖新药不仅不挣钱,还增加管理成本。对医院来说,尽可能多地引入创新药,可能是赔本买卖,无法持续。而适当引入创新药,可以增加患者黏性。

最终能撬动医院的还是得失的计算,药企也学会根据医院的“局势”分配力量。“同样受到指标束缚,但医院的优势学科、能帮医院挣钱、增强影响力的学科,就更容易进新药,骨科、肿瘤不乏此类。但那些原本就弱势的科室,医院更不想增加风险,比如一些皮肤科、感染科相关。”上述药企管理人士告诉《财经·大健康》。

绕开医院的利益纠葛,在院外开辟第二通道,最好的办法是患者拿着医院处方去医保定点药店购药,这样绕开医院,药店与医保基金直接结算,这种“双通道”模式正在成为破除医院“垄断”的着力点。

“国际上以社会化药房为主,在中国,药店已经是销售‘国谈药’的重要渠道,随着发展未来也有可能完全取代医院渠道。”一位业内人士说。(文/ 辛颖)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