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拉伸课,新一代中产收割机

2023-04-26 12:41:33 来源: 外滩TheBund

无论哪家拉伸馆,课程内容大差不差,基本都是先按摩松弛再拉筋。虽然教练会根据你的柔韧性循序渐进,但拉到一定程度后很难再有突破。

这违背了淡淡对这种时髦新运动的期待:不运动只拉筋,几乎不可能拥有线条,而当你的身体足够柔软,总会想拥有一些训练痕迹。

因此,部分拉伸馆、健身房会在课程里加点肌肉练习。

朱迪的拉伸课里就有10分钟的功能训练:“比如有一节课是下肢拉伸,教练先用手和按摩棒帮我放松,然后压腿、压胯,最后会再加一些足弓和臀肌的训练。”

增加了力量训练的拉伸,让朱迪一时有些疑惑,这似乎有点接近瑜伽?

拉伸和瑜伽都体验过的淡淡,则用家居清洁类比健身,描述她眼里两种运动的区别:

“去拉伸馆类似于定期叫保洁,你有钱一直找,也是维持家里干净的好方法,但治标不治本。瑜伽则类似于自己养成勤打扫的习惯,不仅性价比更高,也是一种更持久、稳定的方式。”

于是告别拉伸馆后,淡淡又回归健身房,选择了单价两位数的瑜伽课。

03

培训一个半月就上岗

教练资质成疑

“上次我季卡用完,他们也没继续推销,毕竟也不缺客户吧。”淡淡能感觉到最后几节课逐渐难约,来办卡的人也多了,拉伸的确是越来越热门了。

在她看来,花钱找人拉伸更像是一针短效安慰剂,在你想健身又懒得动时,由别人代替你努力,简直不要太爽。

拉伸课的火,的确反映了部分中产人群在生活方式上的焦虑: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在健身这事上卷不动,但还不想完全放弃。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