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儿时挖来换零钱,有毒却不少人贪吃,如今一斤11元,8月又开挖

2021-08-23 20:39 来源:明珠号 人民资讯

农村娃对童年最深刻的记忆当属野果了,放学了,叫上三、五个小伙伴,一起去山坡上摘野果,拐枣子、刺泡、树莓、八月炸等都是爱摘、爱吃的果子,那时候都把它们当零食吃,现在才知道,这些果子竟然也是难得的药材,有些到现在更是价值不菲。半夏,也是农村常见的一种药材,儿时经常挖它来换零钱,不过它不同于野果,有毒性,不能吃,但也有人因为贪吃中毒。

半夏是过去农村常见的一种植物,价值很高,可以入药,多在农田里见到。半夏的植株看起来很脆嫩,叶子和枝条都是绿油油的,叶片比较特殊,三片叶子长在一起,紧紧挨着,花朵也比较奇特,但观赏性很高。因为半夏爱长在农田里,对庄稼很不友好,它总是一长一大片,所以有些地方直接把它当成害草,见到就除掉。不过对于农村娃来说,半夏有一个很重要的用途,可以卖钱,儿时最爱去田里挖它,可以换点零花钱买零食。

半夏是一种用途很广的药材,直到现在市场需求依然很大,它入药的部位就是地下根茎。半夏的根茎是球形的,个头不大,有点类似小芋头,外观挺好看,但是却有毒。误食了半夏之后,舌头会发麻,同时又被噎住了一样,不能说话,所以人们也称它为“哑巴草”。大人总是会叮嘱小孩子,见到了半夏,千万不要拔来吃,但总有人忍不住诱惑,好奇贪吃,最后中毒了,才长了记性。

除了农田以外,野外的草丛、荒地,甚至林地,都能够见到成片的半夏,以前野生资源很丰富,这种药材市场需求较大,所以遭到了农民的大量采挖,此后野生数量减少,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开始人工种植。早在上世纪80年代,人们就已经开始栽培半夏,不过当时种植技术不高,产量低,后来到了90年代,种植技术有了突破,半夏的产量和品质也有了保证。如今半夏已经实现人工种植多年,品质和数量都越来越好,行情也比较稳定,一斤可以卖到11元。

现在已经进入8月份,半夏开始采挖,既有野生的,也有种植的,这种药材价格稳定,需求大,在销路方面并不发愁。入药的半夏价格比较高,这种药材一斤可以卖到40、50元。药材种植的风险比较大,此前更是有不少翻车案例,所以农民在种植这方面一定要更加谨慎。半夏市场前景广阔,现在的需求大,价格稳定,被很多人看好,农民投入其中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要注意一点,控制好规模。

来源:农忙拾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