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一文读懂:10大常用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2021-08-25 15:14 来源:明珠号 人民资讯

今天详细介绍一下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鳞状细胞癌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胃泌素释放肽前体,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5-3,糖类抗原19-9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内的10大肿瘤标志物。

一、甲胎蛋白(AFP)

新生儿时期 AFP 很高,到 1 岁时降至 10µg/L~20µg/L,在成人血清中 AFP 的含量很低。当肝细胞发生恶性变时,AFP 含量明显升高,是临床上辅助诊断原发性肝癌的重要指标。

1. 筛查

血清 AFP 联合肝脏超声检查可作为原发性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高危人群以乙型肝炎病毒(HBV)和(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长期酗酒者以及有原发性肝癌家族史者为主,筛查年龄男性≥40 岁,女性≥50 岁开始,宜每隔 6 个月检查一次。

2. 辅助诊断

① 血清 AFP 是临床上辅助诊断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最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对于血清 AFP≥400μg /L 超过1个月,或≥200μg /L 持续2个月,在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和生殖系胚胎源性肿瘤后,应高度怀疑肝癌,需做B超检查,必要时做 CT/MRI 和活组织检查等以明确诊断。血清AFP对肝癌诊断的阳性率一般为70%左右,尚有约30%的肝癌患者AFP检测阴性。因此,不能仅靠AFP来诊断肝癌。

② 血清AFP升高也可见于生殖系胚胎源性肿瘤,如睾丸非精原细胞瘤、卵黄囊瘤、恶性畸胎瘤等。还可见于其他恶性肿瘤,如胃癌,结直肠癌等。

③ 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AFP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多在20~200µg/L 之间,一般在2个月内随病情的好转而逐渐下降。

④ 妇女妊娠 3 个月后血清AFP可见升高,主要来源于胎儿。孕妇血清中AFP异常升高,可见于胎儿神经管缺损、脊柱裂、无脑儿等。AFP可由开放的神经管进入羊水而导致其在羊水中含量异常升高。孕妇血清中AFP异常降低,提示胎儿有 Down's 综合征的风险。因此,孕妇血清和羊水中AFP浓度监测可用于胎儿神经管缺损和 Down's 综合征的产前辅助诊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