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至,秋意浓!饮茶、吃鸡、斗“将军”,藏在吃、穿、玩这几件小事里,满满都是仪式感

(1/2)
明珠号

白露至,秋意浓!饮茶、吃鸡、斗“将军”,藏在吃、穿、玩这几件小事里,满满都是仪式感

2022-09-07 17:00 来源:明珠号 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劳动报摘要: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白露时节 ,暑气消散,寒气增长,饮食、衣着、玩乐这几件小事,打开职场人的浪漫仪式感!

暑热渐消,候鸟归,这一年的第十五个节气——白露来了!所谓“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白露的到来象征着夏日的离去,天气由此开始慢慢转凉,昼夜温差逐渐增大。对于我国大部分地区而言,秋天到来了。

在古代,人们将这一节气带来的物候变化称为“白露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对于候鸟来说,飞往南方避寒、储藏食物过冬,是白露节气的仪式感。那么对于我们来说,又有哪些仪式感可以调理自身、丰富生活呢?

斗‘赚绩’,巧健身

玩在白露:传统时尚大不同

民间有句谚语:“白露三朝出将军”,这里的将军指的不是上阵杀敌的勇士,而是蟋蟀,它们在上海话里被称为‘赚绩’。白露象征着秋天的到来,每到此时,蟋蟀也到了长得最好的时候,位于市区的岚灵花鸟市场也迎来了“蟋蟀季”。团先生在这里一次选购了二十条蟋蟀:“这应该是上海唯一一家有卖那么多蟋蟀的地方了,可以坐下来慢慢挑选。”头戴矿工灯,拿起蛐蛐草斗上一斗,顾客们有着自己的识蟋蟀秘籍。但是,也有不少爷叔认为,比起挑蟋蟀,怎么养更重要。对于他们而言,斗蟋蟀是白露时节的仪式感。而不玩蟋蟀、不养将军的职场人,白露可以做些什么呢?

天气渐凉,不防考虑动静结合。秋季养生得给加强身体锻炼划个重点。专家推荐,白露节气之后,适宜慢跑、爬山、打太极,具体的运动方式选择因人而异,不宜过于剧烈。白露后,气候干燥,滋阴润肺是关键。慢跑、爬山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打太极拳则利于改善人体各脏器系统功能。还有一说认为,入秋后的忧思易伤肺,心理调节也不能放松,需要给自己更多积极的心理暗示。

尝红薯、品龙眼、饮“白露”

吃在白露:滋阴润肺是关键

滋阴润肺、清热生津,不仅在身,更在食。元气满满的一天不妨从一杯白露茶开始,白露茶并非是某一种茶叶的名称,而是指茶叶采摘的时间在白露时节前后。有别于娇嫩的春茶、干涩的夏茶,白露茶有一种独特的甘醇。在许多茶叶爱好者心中,它“一杯拂燥,两杯明心,三杯忘归”。抚平秋燥,怎能少得了它。

所谓“白露吃鸡,大吉大利”,在上海崇明、浙江温州,吃鸡也是白露的仪式感。不仅寓意好,还能“贴秋膘”。红薯在许多人心里也是佳品,民间认为,白露吃红薯,有利于胃,能够阻止胃酸反流。红薯富含纤维素,还能增强饱腹感助消化。不过,由于它的淀粉含量高,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食用还得遵循医生的建议。

饭后,来几粒龙眼,晶莹剔透也给生活加点甜。在福建福州,民间将白露当天吃龙眼看作是大补。中医认为,龙眼可补心脾,益气血,有益于缓解失眠。不过食用龙眼易上火,吃的量还需把握。

白露过后身不露

穿在白露:小心保暖忌贪凉

有句俗语说:“白露身不露,赤膊变猪猡。”白露之后,天气转凉,可不能像夏天一样再打赤膊了。那么应该怎么穿?注意保暖忌贪凉。早晚温差大,可适当添加衣物,例如,早晚出行可以添上一件轻薄的长袖外套,追求风度的同时更要保证温度。

脚部尤其需要注意,寒气易从脚底入侵全身,民间就有着“寒从脚起,热从头散”的说法。不如在日常穿搭时,算上袜子,将它纳入时尚单品的一部分。此外,泡脚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睡前泡上一小会儿,也是这个时节不错的保养方法。此外,腰腹部、关节处的保暖也不可松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