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老是流口水?可能是脾胃不和,调养脾胃很重要,建议学习下
口水,每个人都流过。小时候流口水也许是可爱,但长大了还流口水,就成了不可言说的苦恼了。中医认为:“五脏化液,脾为涎。口为脾窍,诞出于口,涎为牌之液。”“诞”就是我们俗称的口水,意思是说流诞主要是脾的问题。

睡觉时常流口水
若是小孩儿在2岁之后还出现口水滴答的现象,家长就要注意了,这有可能是小孩儿脾胃有热或脾胃虚寒所致。如果小孩儿脾胃有热,火热会导致口水较多,甚至口角糜烂;小孩儿脾胃虚寒,气虚不能收摄其津液,以致口水清稀止、大便溏薄、面白唇淡。很多大人也会出现流口水的尴尬,这主要是由于吃了太多的辛辣食物,导致脾胃上火而致。这时,就要注意了,尽量不吃辛辣的食物,同时不要吃得太饱,尤其是晚上,一定要少吃。
如果是成人睡觉时流涎,表明脾胃不和。一些人睡觉流口水,大家可能以为只是不雅的问题,但成年人睡觉流口水,其实是脾胃功能不好的一个身体反应。在《黄帝内经》里有“脾在液为诞”的记载,即脾统摄液体,脾胃虚寒,阳气亏虚会引起脾功能失调,无法运化津液,造成睡觉流涎。另外睡眠姿势不当,侧睡、趴着睡时,嘴角被挤开或刺激到唾液腺,导致唾液增多,也会造成流涎的情况出现。牌虚引起的流涎可以服用归脾丸调理,卧姿不当引起的则须调整睡姿,睡觉时尽量保持仰睡。

调整睡眠姿势
脾胃不和睡觉流口水,可通过服用健脾益气的中药材或中成药,以及艾灸调理、食物调理等方式进行改善,患者在选择药物时可以首选健脾益气、助运化湿药,原则上在服用药物时应提前咨询医生。具体调理方法如下:
一、服用中药材
1、人参
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肺经、脾经、心经,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气不足、中气下陷、气短乏力、脾胃不和等症状,对于脾胃不和睡觉流口水可起到辅助缓解的作用。

人参
2、黄芪
味甘,性微温,归脾经、肺经,具有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托毒生肌的功效,常用于辅助治疗脾气虚证、肺气虚证等,可辅助改善脾胃不和睡觉流口水的症状。
3、其他中成药
如四君子丸、归脾丸等,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功效,还有小建中颗粒,是由白芍、大枣、桂枝、甘草等成分组成,具有温中补虚、缓急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寒、脘腹疼痛、喜温喜按、食少心悸、嘈杂吞酸等症状,对于脾胃不和睡觉流口水可起到改善作用。

四君子丸
二、艾灸调理
患者出现脾胃虚弱时,可通过艾灸中脘穴、脾俞穴、胃俞穴等穴位起到健脾作用,能够辅助缓解睡觉流口水的症状。
建议患者在选择药物时应提前咨询医生,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不可私自用药,用药期间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容易影响药物疗效,不利于身体恢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会 演员李心艾暴瘦110斤!近照瘦出锥子脸,肩膀突出全身无一点赘肉
-
人 时刻保持战斗力 为社会筑牢健康防线
-
新 止住“奇痒”,你终于可以定个小目标
-
人 暴雨天连接3例脑动脉瘤患者,专家:天气剧烈波动影响情绪易发病
-
腾 吃叶黄素对眼睛好?确实有点用,但别期望太高
-
人 两岸夫妻执着“原味”小吃:冀两岸民众产生更多的美食交流
-
药 总是反复发作荨麻疹,痒得受不了,要怎么办才好?
-
人 流感优势毒株转换、人群免疫水平较低…… 专家解释为何海南近期流感高发
-
会 萧亚轩被狗咬后素颜晒疤!下巴布满增生伤痕,细胞坏死挖鼻孔都痛
-
雪 身上有这6个“特质”会促进肿瘤复发,赶快丢掉!
-
冰 华为大佬离世,给我们提了个大醒
-
人 坚持以工业化思维经营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