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冷面香四方
几十年来,鸡西冷面特色也在不断创新中。1978年,宋生德和妻子籍玉萍经营的“超级冷面”开业。籍玉萍听人说在日本荞麦面条价格很贵,想起艰苦年代邻居家春节用荞麦面包饺子的往事,她开发了籍氏荞麦冷面,为冷面创新打了样板。她还独创鸳鸯面,以一半白面、一半荞麦面分别压制冷面,合成一碗。在籍玉萍夫妇的合力研发下,主打健康牌的“苦荞麦面、黑荞麦面、绿豆面、豌豆面、榆树皮面”等特色冷面也备受顾客好评。
一些去异乡创业的鸡西人,也为“鸡西味道”出彩添彩。鸡西人李相范2005年在北京望京开了“三泉冷面”,成为在京工作和漂泊的鸡西游子异乡的根据地。如今,“三泉冷面”在北京有8家分店,其研发的气泡冷面,成了美食博主争相“安利”的网红单品。
鸡西大冷面不仅叫响全国,还走出了国门。2018年,鸡西人张旭辉将鸡西大冷面开到日本大阪的繁华街头,“中国人的美食·冷面中的王者”霸气的广告语,彰显着鸡西人的豪气与底气。
产业崛起
今年4月,在鸡西市商务局组织的线上直播活动中,鸡西特色产品“永红金正花”品牌一场直播实现交易量19880袋,交易额突破20万元。乘着“互联网+”的快车,鸡西大冷面孕育着发展新动能。
“永红金正花”品牌由鸡西市城子河区永红乡朝鲜族人金正花打造。2005年,在亲人的帮助下,她从一个不足百平方米的平房做起,开始冷面创业之路。如今,她的厂房达到1500多平方米,年产值超500万元。
“超级冷面”率先使用真空包装,让鸡西冷面辣菜走向全国。“大东江冷面”淘宝店铺,好评如潮。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鸡西大冷面已经成为鸡西本地的特色文化名片,形成线上线下“双轮驱动”的综合产业链条。
把冷面做大做强、是所有鸡西冷面人的共同梦想。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超级冷面”在鸡西较早实行加盟连锁和学员培训,店里培养的三四百名冷面技术人才学成后,多自主创业,将冷面馆开到全国各地。
64岁的刘艳春是鸡西城子河区明星冷面馆的老板,她还有一个身份,是黑龙江技师学院冷面班的兼职教师。黑龙江技师学院院长徐晓伟说,为弘扬鸡西的饮食文化、打造鸡西的知名度,学院于2019年4月开办了鸡西市特色餐饮(冷面、刀削面)专业,通过“技能+创业”的培训模式,让学生们就业创业更有底气。目前,已培养冷面人才1200余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