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珍恋上“土”文化 农特奏响金“食”声
本文转自:贵州日报
山珍恋上“土”文化 农特奏响金“食”声
——印江“美食+文化”促消费兴产业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聪
产于梵山净水间的食用菌,加以土家族传统烹饪技法,制作成香菇酿肉、凉拌双耳、金汤绣球菌等特色菜肴,现身餐桌便备受好评。
初夏时节,地处梵净山西麓的印江自治县,一朵食用菌的点“食”成金之旅,生动演绎了山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最美风景。
在多年的发展实践中,印江形成“2+N”产业规划布局,而食用菌便是“2”中之一。印江人工栽培食用菌的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至2011年形成规模化发展。
近年来,该县立足“强龙头、扩规模、重科技、创品牌、带农户、稳增收”的发展思路,形成“黑木耳+香菇+野生食用菌保育+仿野生菌培育”多元化格局。
同时,该县着力创建品牌,拓展市场,全力推进食用菌精深加工,创建“梵净蘑菇”“梵净仙菇”“自然朵”等品牌,并开发特色“菇宴”菜品,推动食用菌产业提质增效。
除了食用菌,印江还致力于打造绿色生态产业,大力发展茶叶、白酒、精品水果、中药材等富民产业,培育了“梵净山翠峰茶”“木黄1934”“印江红香柚”等区域品牌,认证了15个“两品一标”。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以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以土家美食文化为底蕴,印江致力于传承地方特色美食文化,用点“食”成金之法兴产业、促消费、助发展。
该县陆续举办了三届美食文化节,形成“十大山珍”“十大美食”“十二宴席”等特色菜品,芋荷酸汤荣获国际金勺奖,6道菜品入选“大美黔菜”最受欢迎美食,其中“土家祭财神”荣登榜首。
美食为形,文化为脉。印江素有“中国长寿之乡”“中国书法之乡”“中国名茶之乡”美誉,境内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和生态文化等绚丽多姿、交相辉映,造就了独具一格的饮食文化和美食体系。
神仙豆腐、绿豆粉、荞面条等土家传统菜品,被赋予“中国长寿之乡”的文化内涵,以全新的形式呈现在菜单之上,成为诸多餐馆热销的招牌。而在传统烹饪技法上,印江结合特色产业发展,进行美食开发和创造,形成独具特色的地方美食,不仅激发了舌尖上的消费,也为旅游增添了魅力。
该县紫薇镇的团龙村,便依托土家族传统美食,开发农家特色菜品,每年吸引数万游客前来赏美景、尝美食,为当地乡村旅游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美山珍恋上“土”文化,新农特奏响金“食”声。印江以美食为媒介,不仅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推动产业提质增效,更彰显了“长寿之乡·养生印江”的旅游优势与文化底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深 不吃早餐,会得胆结石吗?
-
小 女性喝咖啡,究竟是“加速衰老”还是“延缓衰老”?了解下
-
财 3.2亿元反垄断罚单,能解多少“短缺药”的燃眉之急?
-
小 补钙的最佳方式不只是牛奶,还有这3种便宜又高效的做法
-
八 新冠感染高峰又至,但人群感染率未知,每过半年就要感染一次吗?
-
小 吃红枣等于吃“毒药”,红枣到底能不能吃?吃法很重要
-
财 基层医院也开始采购高端医疗设备了
-
小 山东人的身高全国最高?除了遗传基因,也与3点饮食习惯相关
-
每 进口“减肥针”要来了?国内申报获受理,马斯克曾带货:一个月减重18斤…
-
小 吃鸡肉时,也要避开这四个误区,当心伤身!
-
上 抗癌药物严重短缺,美国“低头”:允许进口齐鲁制药一款化疗注射液
-
小 红薯可消灭98.7%的癌细胞,是真的还是假的?一文了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