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艺术的碰撞 村民把农产品“种”成艺术品
本文转自:农业科技报

形态各异的盆景将大自然的美景浓缩其中。
山东青州是著名的花木之乡,青州花卉盆景虽然种植面积大,但散布在村村镇镇,种植技术也参差不齐,销售更是各自为政,有的还依靠压价的手段进行无序竞争。如何让盆景经营散户汇聚在一起形成品牌和规模效应?增福寺盆景艺术园应运而生。
绿柏旁边,映山红开得正艳。一位正在给盆景浇水的中年男子迎上前来,他便是艺术园的经理,名叫赵同州。
据赵同州介绍,增福寺盆景艺术园一期项目已经全面完工,总计打造了86套盆景工作室,并规划了盆景种植区,建设了3000平方米的展览中心,已经初步形成了集种植培育、展览交易、旅游休闲于一体的综合盆景艺术园区。目前,已有27个工作室在这里集聚。
艺术园坐落在增福寺村的土地上,有空的时候,村民们就会到园内转一圈,看园艺师傅对大大小小的盆景进行修枝、养护。
50岁的南金垒便是其中之一。“俺村是一个绿化苗木专业村,看了艺术园里师傅们的操作,我琢磨着把原本种在田里的小苗或者大树,种到盆里,通过剪枝、造型再出售,应该能行。”
老师就在身边,何不鼓励村民到艺术园学习盆景、景观树的种植方式,抢占消费者的庭院、案头?加强对苗木种植小户的专业培训,培育一批懂整形、造型的盆景工匠,把农产品种成艺术品卖,附加值岂不更高?村党支部书记南振良说,这正是增福寺村“两委”正在筹划中的事情。
盆景艺术园的建成,也给增福寺村增加了艺术气息。“在路上看到形状奇特的树桩、石头,我就想捡回来做盆景。”一位在艺术园管理盆景的村民说。和这位村民一样,许多村民也自发在家里摆起“盆景”、种上花草。村“两委”积极鼓励农户对自家庭院进行景观化改造,并提升改造周边环境,为下一步的乡村游打下基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深 救命啊!怎么才能让蚊子去咬别人?
-
小 补钙的最佳方式不只是牛奶,还有这3种便宜又高效的做法
-
财 3.2亿元反垄断罚单,能解多少“短缺药”的燃眉之急?
-
小 红薯可消灭98.7%的癌细胞,是真的还是假的?一文了解下
-
财 基层医院也开始采购高端医疗设备了
-
小 山东人的身高全国最高?除了遗传基因,也与3点饮食习惯相关
-
财 XBB占比超90%,“二阳”疫情还将持续
-
小 吃鸡肉时,也要避开这四个误区,当心伤身!
-
八 新冠感染高峰又至,但人群感染率未知,每过半年就要感染一次吗?
-
关 自制清汤锅底这样选择
-
财 发烧、流鼻涕、喉咙痛,但不是新冠!又一种呼吸道病毒在美国肆虐
-
小 女性喝咖啡,究竟是“加速衰老”还是“延缓衰老”?了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