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邦泰张义帅:秋水仙碱,让痛风患者爱恨交加,缘何成为最具争议的痛风药?

(1/2)
明珠号

重庆邦泰张义帅:秋水仙碱,让痛风患者爱恨交加,缘何成为最具争议的痛风药?

2021-01-29 17:52 来源: 痛风科有问必答张医生

秋水仙碱作为一种常见的家用治痛风的抗炎药,几乎是每个痛风患者家庭的必备,对它就像古代战士手里的武器一般,不离不弃。如果把秋水仙碱比作一把快刀,它能很好地斩断痛风的黑手,控制痛风的发作,但刀也能伤人,若是不注意它的用法和禁忌,秋水仙碱也能伤害人的身体。

秋水仙碱是从一种百合科植物秋水仙提取的化合物,很早以前秋水仙的成分就被用于治疗痛风,自上世纪30年代,秋水仙碱开始被广泛应用于痛风治疗。

很多人印象中秋水仙碱副作用很大,其实秋水仙碱这种化学物质它是有毒性的,那么为什么我们还要建议痛风的患者服用秋水仙碱,这主要是由于它具有抗炎的作用。秋水仙碱其实在临床用途很多,除了治疗痛风,还能用于复发性口腔溃疡、心内膜炎、肿瘤等疾病,只要剂量适当,它的临床疗效还是非常好的。服用秋水仙碱不能大意,我们还需要注重这些事项。

1.胃肠道反应:秋水仙碱的药理作用特点是对于中性粒细胞、胃肠道黏膜上皮细胞之类的快转换型细胞(生长代谢周期短新生细胞更新速度快)作用强大,因此胃肠道反应是秋水仙碱早期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食欲不振等。出现了这些症状需立即停止服药并报告医生,防止症状加重,导致脱水或电解质紊乱等。

2.血液系统反应:秋水仙碱有骨髓抑制作用,可导致血小板减少、中性细胞下降,甚至再生障碍性贫血,因此用药后需要定期监测血常规,防止血象减少这一毒副作用。

3.神经系统:可发生周围神经轴突性多神经病变,表现为麻木、刺痛和无力,长期服用还可导致近端肌肉无力,如果肾功能不好的人服用,更容易出现这种副作用。

4.其它少见的不良反应还包括脱发、皮疹、发热、肝损害、致畸等。

如果是痛风的首次发作,可以暂时先不服用秋水仙碱,完全可以通过口服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或者是联用外用抗炎镇痛药膏的办法,来观察,能否帮助患者控制住疼痛,因为首次发作的痛风患者往往对于药物的使用量,自己身体对秋水仙碱的药物反应到底如何,没有一个感受,很有可能着急快速镇痛会服用过量,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注意。

秋水仙碱服药剂量越大,副作用风险和程度越大,因此应该在医生指导下选用药物。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小剂量秋水仙碱的疗效与大剂量相当,但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因此建议采用小剂量秋水仙碱治疗方案,即首剂1mg,1小时后再服0.5mg,以后每日2-3次,每次0.5mg,连续用药至痛风急性症状完全缓解。老年人、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病人需要减量,重度肾功能不全的可能是禁忌症。

有一些痛风的患者会有高血脂或者是高血压,正在服用硝苯地平或者是他汀类药物,这一类人群一定要慎用秋水仙碱或者是减量使用,这些药物若是和秋水仙碱同时使用,会导致秋水仙碱在肝脏代谢减慢,导致血药浓度升高,从而有药物中毒的风险。

总而言之,秋水仙碱是一个比较特别的药物,虽然有着明显的副作用,但它的疗效也非常显著。我们使用秋水仙碱,特别是长期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剂量,谨遵医嘱,定期复查,遇到任何不良反应症状都要当心,特别是前文提到的症状要及时停药并联系医生,保证身体的安全和健康。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