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省吃俭用”,害得无数中国人患上肝癌…

2021-06-18 12:01 来源: 经方学堂

进入体内后,黄曲霉素主要在肝脏内代谢,严重破坏肝脏健康。

那么在生活中,黄曲霉素究竟存在与身边的哪些物质上呢?

我们一直在说,黄曲霉素就藏在我们的生活中,那么到底离我们的饮食起居有多近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甚至可以这样回答,也许你上一顿午餐,就曾摄入了黄曲霉素!

我们都知道,黄曲霉素主要会在霉变的谷物中产生。

这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它的产生是潜移默化的,只要谷物食物存在过期现象,黄曲霉素就已经开始在表面滋生了!

众所周知,中国人有着自己的一套“储食”方法,在许多地方,这一套方法不免过于老旧,现在的年轻人倒还好,但尤其是年迈一些的长者,一些放过了期的食物,只要表面上看起来没有食用大碍,便会以“节俭”为理由,继续食用,但你可知道,恰恰就是在这些稍有过期的谷物表面,就生长着这个肝脏杀手!

总的来说,在中国,食物的储存、检测、 监控等方面都不健全,发霉的食品还能在市场上流通、销售;而对于中国人来说,很多人还没有养成不吃发霉食品的习惯,食品发霉了舍不得扔掉;

中国人还总喜欢吃一些发酵、腌制的 传统食品,喜欢吃花生油,这些食品容易被黄曲霉素污染。

总的来说中国居民要比发达国家的居民更容易摄入黄曲霉素。

而不幸中的万幸是,通常霉菌产生的毒素量较低,只有严重霉变的粮食才可能含有大量毒素。

但这并不意味着生活中食用“舍不得丢”的食物就是安全的,大家最该担心的,是日积月累之下的慢性中毒,甚至致癌性。

当一个人持续摄入微量的黄曲霉毒素时,可导致生长障碍,肝脏慢性损伤、肝硬化等。

这样说来,黄曲霉素究竟普遍存在于哪些食物内呢?

1. 花生

花生对黄曲霉毒素的敏感性很强,如果过期了,洗得再干净也没用,一定要扔掉!

因为花生本身富含油脂,而黄曲霉毒素又易溶于油脂,假如胚芽有毒素,胚乳部分肯定也有毒素。就算把胚芽去掉了,剩下的毒素仍然会影响人体健康。

2. 玉米、稻米等粮食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