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吃着降脂药,医生还说要打肚皮针,这能起作用吗?
来源:双鸭山科研小黑屋
“xx床,等会跟你家属说一下,你要打一个降血脂的针pcsk9抑制剂,嗯对,是打肚子上。。”
“医生,但我没糖尿病啊,为啥要给我打肚皮针呢?而且我都每天吃他汀和益适纯啊,我血脂应该杠杠的吧”
每到这时我只能心里苦笑:阿叔,但凡你的血脂能控制得好一点,您也不至于哼哧哼哧地住进来呀。
事实上有这样疑虑的患者不在少数。明明已经用着在他们看来“够量”的降脂药,怎么还要打针呢?
而且这个真的越看越玄乎、居然也是打肚皮上的针,效果真有医生们说的那么神奇吗?
因此小编去查阅了有关的文献,学习了一下国内外关于pcsk9抑制剂的最新观点和用法。
![](http://dfzximg01.dftoutiao.com/news/20210929/20210929112940_bab2572445d929ef463c5f7c96745b94_1.jpeg)
我们说老年人常有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
“三高兄弟”作为引起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受到心内科医生极大的重视。然鹅令人惊讶的是,相对于降压降糖方式的百花齐放,降脂手段除了老伙计他汀,以及只此一家的依折麦布外,医生能用的降脂手段居然捉襟见肘!
![](http://dfzximg01.dftoutiao.com/news/20210929/20210929112940_bab2572445d929ef463c5f7c96745b94_2.jpeg)
而目前我国ACS人群中服用他汀类药物血脂达标率仅36%,而通过他汀药物剂量加倍的降脂效果仅增加6%,联合使用依折麦布后降脂效果也仅增加20%。因此要达到较为理想的血脂水平是很困难的。
而“神器”pcsk9抑制剂的发现也是一个偶然的情况:科学家观察到一些人群表现出常染色体显性高胆固醇血症(俗称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表型:即以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升高和动脉粥样硬化及其伴随并发症的早期发展为特征的疾病。
利用经典孟德尔遗传学和连锁分析,研究人员证明了PCSK9基因的突变导致常染色体显性高胆固醇血症,因为PCSK9会加速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的破坏。
而LDL-R在降低LDL-C中的作用无可替代:其相当于医疗运送车,将对人体心血管不利的LDL-C转运至溶酶体溶解,降低循环中LDL-C水平。
因此研究人员推断,PCSK9量少的个体应该能更多地从循环中清除LDL-C,从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科学家进一步鉴定了PCSK9无义突变的个体,发现他们循环中的LDL-C水平比没有携带突变的个体低大约40%!
这就说明人体内PCSK9量的减少确实会显著降低血脂水平!
![](http://dfzximg01.dftoutiao.com/news/20210929/20210929112940_bab2572445d929ef463c5f7c96745b94_3.jpeg)
既往研究证明:LDL-C水平降低15%的变异与冠心病风险降低47%相关,而LDL-C降低28%的变异与患CHD风险降低88%相关。这就说明了PCSK9作为一个降低循环LDL-C的治疗靶点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