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 当肿瘤碰上糖尿病,如何抗癌又抗糖?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我们平常所说的糖尿病大部分属于2型糖尿病,是由于靶器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胰岛素分泌量减少、胰岛素分泌模式异常以及其他调节血糖的细胞和激素分泌异常等因素共同引起的一种代谢疾病。

糖尿病会给身体带来什么改变?体内代谢发生紊乱:机体组织对葡萄糖的应用受阻,脂肪分解增多,蛋白质分解多于合成,同时血糖过高引发多尿效果,所以出现“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容易发生感染:血糖控制差的患者更容易感染、症状也更严重。诱发多种并发症: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微血管循环障碍导致的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心肌病;神经系统异常引发的神志改变、老年性痴呆、周围神经疼痛、末梢神经感觉异常等。糖尿病足:末梢神经异常和微血管循环障碍共同引起足部溃疡、感染、溃烂等。其他眼部病变、牙周病、皮肤病变等。乳腺癌、胰腺癌、膀胱癌等肿瘤的患病率升高。
肿瘤与糖尿病不得不说的密切关系
当“恶性肿瘤”碰到“糖尿病”时,它们就成为了彼此的“催化剂”。一方面,受糖尿病的影响,糖尿病患者患恶性肿瘤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另一方面,这些恶性肿瘤同样也在影响着患者的血糖,是导致患者发生糖尿病的重要原因。
这与肿瘤细胞在有氧条件下摄取葡萄糖并产生乳酸,或肿瘤引起的升糖激素分泌增多有关,这些激素会对抗胰岛素的降糖作用,引起糖代谢异常,导致血糖升高。如果是生长在胰腺的肿瘤还会破坏胰岛β细胞,使胰岛素合成和分泌减少,血糖升高。
而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相关不良反应中常见的就是高血糖反应。
糖尿病会对肿瘤的治疗带来什么影响?
增加肿瘤手术的难度
手术应激下更容易发生激素分泌异常和代谢紊乱,增加手术风险;
重要脏器功能受影响,对手术的承受能力较弱;
术后愈合慢,且更容易发生伤口感染。
01
增加肿瘤放疗的副作用
皮肤反应增加:如放射部位皮炎、坏死等;
粘膜反应增加:如口腔溃疡、肠梗阻等;
放疗副作用的恢复变慢,周期变长;
可耐受的放疗剂量降低。
02
降低肿瘤化疗的耐受性
对化疗药物的器官毒性耐受性降低,影响药物的足量使用:如肾毒性的铂类,神经毒性的紫杉醇、长春新碱等;
部分化疗药物的应用会增大血糖波动,影响血糖控制:如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会使血糖升高;
化疗药物可影响胰腺功能,进一步减少胰岛素的分泌:如顺铂具有胰腺毒性。
03

患有糖尿病的肿瘤患者
在生活护理中应该注意什么?
一、做好血糖的控制
通过血糖监测和降糖药物的配合,减少血糖的大幅度波动,尽量稳定在良好的血糖范围内。
二、健康合理饮食
保证足够的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限制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适当食用富含纤维的食品。
三、做好日常防护
糖尿病患者神经末梢敏感性降低,更容易意外受伤,如泡脚时避免水温过高导致烫伤、穿戴袜子手套保护手足皮肤等。
四、定期至内分泌科复诊
合理调整降糖用药方案,监测重要脏器并发症等。

本文指导专家 邓晓芳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来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内科二区
来源:南方农村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医 这种“网红”病毒又来袭,无疫苗可预防,宝宝呕吐、腹泻要警惕
-
民 俗话说“人睡三觉,命比纸薄”,指哪三觉?并不是迷信,别睡错
-
人 别把癌症误认为是黑痣,对照一下,5种方法帮你分辨!
-
萍 哪些水果“含糖高”,看完这个表格就知道,让你健康吃水果
-
人 有不少人将喝牛奶这件事“妖魔化”,其实只要身体合适怎么喝都行
-
人 数据显示:南方人确实比北方人长寿!3大原因造就健康差异
-
中 "老寒腿"是因年轻时不穿秋裤?真相未必
-
人 喝水时,冷水热水各一半,会对身体有伤害吗?越早知道越好
-
人 身体2处“发痒”,八成是肝病前兆,医生:做好2事,远离肝病!
-
人 睡觉总是流口水,可能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早知道能救命
-
澎 女网红直播喝农药自杀!“凶手”竟是…
-
3 秋季养生要学会“冻”,但5类人群不适合,注意捂好3个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