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掏耳道上瘾,是怎么回事呢?

2021-12-02 09:50 来源:明珠号 人民资讯

有时候,耳朵会痒或者我们感觉耳朵痒,就用手指、棉签或者耳勺掏一掏。很多时候,没掏出啥东西,却感觉很舒服。于是觉得很过瘾,时不时要去掏一掏。掏耳道上瘾,是怎么回事呢?

掏耳道上瘾,是怎么回事呢?

问起来为啥要掏耳道,大多人的回答是以下两个答案,第一是为了掏“耳屎”,第二是耳朵痒。

耳屎是外耳道的耵聍腺体分泌物、外耳道脱落的上皮细胞及进入外耳道的粉尘等吸附在一起形成的。“耳屎”形态各异,有的为浅色的薄翼状,有的为黑褐色呈泥状,有的呈褐色块状很硬。

那么,“耳屎”到底要不要掏?要从“耳屎”的功能说起。

“耳屎”主要有以下四大功能

耳屎对耳朵有保护的作用,没必要一定要掏。同时,在人们咀嚼、张口等动作下,“耳屎”也可以自行排出体外。因此,只要不是堵塞在耳道中结成块状的“耳屎”,大可不必自行来掏。

黏附保护功能

如果把耳朵比喻为球门,那么耳屎就是妥妥的守门员了。当细菌、灰尘等微小颗粒样物质进入耳朵,都会被耳道内耵聍腺体分泌的耵聍脂黏住,不让其进入耳朵内部进行破坏。这些被吸附的细菌、灰尘等微小颗粒样物质和耵聍腺体分泌物共同形成“耳屎”。因此“耳屎”具有守门员样的黏附保护作用。

抵挡异物

有个现象不知道大家是否留心观察和仔细思考过,为什么虫子很少进入我们耳朵?其中原因和我们的“耳屎”有关。因为耳屎是苦的!假如有小虫子误闯入耳朵,这些耳屎的苦味就会让小虫子知难而退。

杀菌净化

耳屎是耳道的一道防线,可以抵御细菌侵入、滋养耳道,还具有杀菌净化的作用。

消音隔音

耳道中的鼓膜起着收集声音、传递声音的作用,但是它很脆弱,遇到过于刺耳的声音容易受损害。“耳屎”在外耳道中,位于鼓膜的前方。因此,“耳屎”能够抵御刺激的声波,像消音棉一样,缓冲过大过于刺耳的声音,保护鼓膜。

耳道痒主要的原因

“脚气”

好发在脚部的真菌,会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到耳部,引起真菌性外耳道炎。大家可能会觉得奇怪:真菌不是脚气吗?怎么会长到耳朵里?其实真菌广泛存在在大自然中。正常人耳道中内也会存在真菌孢子,但它不会致病。但当人体抵抗力低下时,真菌孢子就会乘虚而入。尤其是耳道潮湿的环境很适合真菌生长,导致真菌性外耳道炎。

“手气”

一般情况下,手上会有一定量的细菌。如果一个人频繁挖耳,手上的细菌会通过“手”这个“载体”带入耳部,增加耳道感染机会和概率。

“心气”

经常掏耳朵的人,会出现耳朵被掏的那种感觉,一天不掏人就难受。为什么呢?

大脑是有选择性记忆功能的,尤其是掏耳朵带来的那种及时的快感,会让你忍不住去享受。心理上总是觉得耳朵不舒服,不挖挖耳朵觉得浑身不自在。这样也会导致耳部心理源性的“痒感”。出现了不掏不舒服的心理怪圈。

细菌感染

在我们游泳、洗头时,不洁液体会进入耳道,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滋生细菌,导致耳道感染而发痒。

耳道螨虫

螨虫常寄生在人体的毛囊和皮脂腺中。如果螨虫进入耳朵,会破坏耳朵里皮肤的毛囊和皮脂腺,出现耳朵痒了。

耳道损伤

掏耳朵,一不小心可能会挖伤耳道皮肤,引发感染,导致耳道又痛又痒。

其他疾病

排除耳道皮肤病及全身疾病。有的人皮肤较为敏感,很容易过敏引起皮肤病;有的人有糖尿病等,也会引起耳朵痒。

经常掏耳朵有啥坏处

损伤外耳道

耳道的皮肤是十分脆弱的,经常掏耳朵会刺激耳道皮肤,耳朵分泌出更多的耳屎来保护耳道,就会出现耳屎越掏越多的现象。耳屎越来越多肯定不是个好现象,这说明耳道已经损坏,应该马上停止掏耳朵。

损伤鼓膜

有时候我们掏耳朵会不小心疼一下,有可能碰到了鼓膜。一个巴掌、声音过大、运动撞击等,都可能导致鼓膜受伤,何况挖耳勺碰到。

耳朵痒该怎么办

明确诊断

耳朵痒的主要原因,有霉菌感染、外耳道湿疹、细菌感染、心理因素等。应该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断,才能早发现早治疗,及时阻止病情进一步扩展。

针对病因治疗

要针对细菌感染、蠕行螨虫、耳道皮肤病、耳道损伤以及其他疾病等原因积极治疗。

其他要点

除了积极抗炎对症治疗、积极治疗外耳道湿疹以外,还要把握三个要点:

一是要防“脚气”,积极治疗霉菌感染;

二是要防“手气”,避免手传播细菌,或手伤及耳道等;

三是要防“心气”。克服“心气”,也可以转移注意力。

文/魏忠涛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来源:家庭医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