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大医院:巧用“3D打印+肉毒素”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
说起肉毒素,大家脑海中浮现的,可能是“微整形、瘦脸、除皱”等医美项目,但肉毒素被运用于神经治疗方面,大众还知之甚少。
近期,深圳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南科大医院)神经内科医生在3D打印导板兼支具的引导下,为一名来自重庆的肢体痉挛导致运动障碍患者注射肉毒素,使其迎来了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曙光。
赴深圳寻求希望
两年前,一场意外的脑出血改变了60岁陈先生的美好人生。虽然没有性命之忧,但在当地医院接受颅内血肿清除术后,陈先生依然遗留了运动神经损伤的问题。虽经两年多的治疗,但疗效非常微弱,陈先生依然肢体僵硬、不能活动,这让他一度感到绝望。
据悉,很多患者中风后会出现瘫痪肢体张力增高,肢体僵硬强直,痉挛性瘫痪,进而活动受限。肉毒素是一种嗜神经毒性药物,注入肌肉后,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的突触部分,可抑制乙酰胆碱(Ach)的释放,阻断神经和肌肉之间的信息传导,使肌纤维不能收缩而使肌痉挛缓解。
近年来,南科大医院通过3D打印导航下精准地注射肉毒素,这项创新技术大大降低了脑卒中患者瘫痪肢体张力,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已经有了较好的临床疗效。陈先生在媒体上了解到南科大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杨红军使用肉毒素治疗脑卒中后肢体肌张力障碍患者的成功案例,便从重庆到深圳求医。
精准注射肉毒素,3D导板来帮忙
肉毒素治疗肌肉痉挛固然有效,但上肢手部精细运动肌肉非常细小且数量较多,常规B超或肌电引导下肉毒素注射不够精准,疗效有限,如何将肉毒素精准注射到痉挛的肌肉中成为难题。
陈先生入住南科大医院神经内科病房后,杨红军决定独辟蹊径,采用一个更大胆的创新方案为其进行精准肉毒素注射。杨红军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粤港澳智能与数字外科创新中心裴延军教授,对陈先生右上肢CT图像进行重建,设计虚拟导板后打印出3D手模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人 开灯睡觉会导致孩子性早熟?性早熟的4大危害不可忽视!
-
人 1岁女童被查出“肾衰竭”,只因辅食中加了这个,很多家长都在做
-
人 吃了几十年才知道,香蕉是放射性最强的水果!
-
初 糖尿病的祸根不是甜食而是“这个”,很多人餐餐吃,难怪血糖高
-
人 一到冬天就小便多,究竟是什么回事?
-
医 降血压除了用药,多吃这6种食物,或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人 芒果不能和什么食物一起吃?原来吃芒果需要注意几点
-
人 身体2处“发痒”,八成是肝病前兆,医生:做好2事,远离肝病!
-
纵 戴口罩前抖一抖,抖掉致癌物?真相是……
-
健 洗澡和寿命也挂钩?洗澡不注意4个细节,或是在和长寿对着干
-
人 第二例自愈者发现背后:到底有多少人不怕艾滋病?
-
网 年纪轻轻,为什么记不住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