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那朵怒放的白棉花——记棉花植保人陆宴辉
相比于其他农作物来说,棉花天生“娇气”,极易发生虫害,导致大幅减产。我国已记载的棉花害虫种类多达300余种,其中主要害虫20余种,如果不防治,棉花的产量至少减少30%。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棉花生产大国而言,虫口夺棉至关重要。“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陆宴辉就是一位坚持与棉花害虫“博弈”的植保人。
2005年,考上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博士生的陆宴辉,开始了他的棉花害虫防治研究之路。随后,他跟随团队,日夜待在华北农田,探索研究转基因抗虫棉花大面积种植后的生态效应,以扎实的试验和观察的数据清晰地展示了转基因棉花种植的优越性,为转基因棉花正了名。2010年,他顺应国家棉花种植区域调整趋势,继续深入西北棉花主产区,研究新疆棉花害虫绿色防控技术,探索新疆棉花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陆宴辉(右一)在新疆玛纳斯棉田对农技人员进行棉花害虫防控技术培训。资料图
传承科学精神,丰富棉虫防控理论体系
走进陆宴辉的办公室内,屋内的摆设简单干净,唯一显得有些杂乱的是办公桌上翻开着的专业书籍和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关于棉花害虫的文档。
是什么原因促使他走上棉花害虫防控科研之路?陆宴辉回忆道:“当时我报考的是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吴孔明院士的博士研究生,在吴老师的带领下,我开始研究棉花害虫至今,这是一项科研事业、一种科学精神的传承。”
为什么说是传承呢?“我们课题组成立于1951年,70年来,课题组代代相传,始终致力于棉花害虫的研究,在不同的阶段解决棉花生产所面临的不同害虫问题。”陆宴辉说。
陆宴辉所在的团队最早是由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前所长齐兆生在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任职期间成立的棉花害虫研究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晗 长期午睡和从不午睡的人,身体有何区别?睡多久有利于健康
-
3 气血不足,百病缠身!4个方法“激活”全身气血,很多症状消失了
-
澎 女儿说出“被性侵”之后
-
人 身体2处“发痒”,八成是肝病前兆,医生:做好2事,远离肝病!
-
人 爱挖鼻孔的人,或早或迟,身体都会承受着6个后果
-
健 洗澡和寿命也挂钩?洗澡不注意4个细节,或是在和长寿对着干
-
宇 一夫一妻制不仅会削弱智力,还会使男性丁丁退化?是否应该摒弃?
-
腾 刷了一辈子牙,你却忽略了最关键的一步,难怪你的牙齿那么黄!
-
人 火锅为什么浑汤?你可能还不知道根本原因在于它!
-
工 注意!米、面、油开封超过这个时间,赶紧扔…
-
人 新冠加强针开打!但并非人人可以接种,这三类人暂时不要打
-
医 做饭方式不对,也会招来癌症!4种做饭习惯,对健康百害而无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