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黄元里的记忆

2023-01-01 07:14 来源:明珠号 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赣南日报

客家人在打黄元米馃。(资料图片)

□黄义华

走亲访友的馈赠佳品

每到春节期间,客家人走亲访友都会带上几块自家打的黄元米馃作为馈赠佳品互赠。亲戚来串门子做客,东家首先会炒上满满的一盘黄元米馃以招待客人。每遇有新客(指头年新婚的夫妻头一次来做客,或久未来访走动的远方至亲)来访,东家均会杀上一只大线鸡,用鸡汤合兑烙上一碗满满的黄元米馃,上面再盖上两个荷包蛋,俗称满碗。这是客家人接待贵客的一种礼数。

天然植物作染料

入冬过后,每逢晴朗天气,村民们便陆陆续续开始张罗着上山砍黄元柴,挖黄荆棍,准备用来打黄元米馃。

小时候,我曾随父母去离屋场较远的山野去砍黄元柴做碱灰水,父亲的一担铁皮桶里放了几个番薯,母亲说离家太远,省得赶回来吃中午饭,用几个番薯打发午餐,将就将就。临近中午,我随父母来到一个叫黄冲的地方,那里灌木茂密,长满一簇簇又粗又壮的黄元柴。父亲说青山林里的黄元柴冲梢,树干多,枝叶少,烧灰的成分高。

黄元米馃色泽金黄,是采用了一种可食用的黄荆树天然植物色素做染料。聂都人打黄元米馃是提取生长年代较老的黄荆树杆或根茎中的色素,先把树杆或根茎去皮洗净,对破成四块,然后放置锅里匀火熬制至色素充分融入水中。再把彻底冷却的黄元柴灰用一块大纱布包好,放置在事先准备好的一个大饭甑内,上下两面再垫上一层薄薄的禾草。随后把装满灰的饭甑放置在一个大脚盆架起的两块竹块之间支撑好,再把锅里翻腾的黄荆树水一勺一勺地淋到黄元灰上,灰水透过纱布和禾草过滤后盛装在脚盆里,以备打黄元米馃时用作染料兼碱水。

黄元米馃特定的原料是大禾米。这种米做的米馃细嫩柔软、香味浓郁,富有韧性,嚼劲很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