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吃上他汀,哪些指标需要查、何时查?建议了解下

2023-02-03 21:02 来源:明珠号 小肆说健康

健康人总胆固醇小于5mmol/L,高危人群(患有冠心病或糖尿病二者之一)总胆固醇小于4mmol/L,极高危人群(同时患有冠心病和糖尿病)总胆固醇小于3mmol/L

高危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小于2.8mmol/L,极高危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小于2.6mmol/L。

对此,通常检查,吃他汀的朋友,用药4-8周后就可以去医院检查一下血脂指标,如果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到个人“理想值”,检查频率就不用那么频繁了,每半年或者一年复查一次就可以了

二、检查转氨酶,做好肝脏防护!

相关文献报道显示,他汀类药物使用者存在1%~2%转氨酶升高风险,患者多表现为转氨酶一过性升高,无明显临床症状,多发生于用药早期或疗程的前半部分,患者在用药后监测中发现存在孤立性的转氨酶升高表现。

具体来说就是,患者联用多种药物时,转氨酶升高风险增大;持续监测患者转氨酶变化发现,转氨酶升高后,即使服药剂量不发生改变,转氨酶指标也会逐渐下降,并恢复至正常状态,多数患者无病理性改变,严重肝损害事件发生率极低。

对于用药前存在转氨酶轻中度升高的患者,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仍存在一定争议,但多数患者在他汀类药物治疗后未出现明显的肝功能损害加重表现,反而出现肝功能改善表现。

因此,不能将转氨酶轻中度升高,作为拒绝采取他汀类药物治疗的依据,可通过后续监测和管理工作,指导他汀类药物使用,从而将肝损害降至最低水平,所以大家也不要害怕,随时监测转氨酶指标即可,一般开始服用他汀4-8周,就应该检查一次肝功能的各项指标,如果指标没有异常,平时身体也没有不适的症状,就可以每半年或者一年检查一次,无需对转氨酶升高过度恐慌。

那在他汀类药物联合使用时,大家该如何进行肝功能异常的防治呢?

他汀类药物长期应用,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控作用显著,但是需注意,多数他汀类药物使用者为慢性疾病患者,既往史复杂,需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治疗,而药物联用可增加肝损害风险。那首先要注意的是就是,规避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抗菌药物,因为两者联用可能会大大增加肝损害风险。同时,钙离子通道阻滞剂与他汀类药物联用也可导致肝损害风险升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