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吃上他汀,哪些指标需要查、何时查?建议了解下

2023-02-03 21:02 来源:明珠号 小肆说健康

55岁的老李吃上他汀两周后明显感觉到小腿肌肉疼痛、疲劳,晚上睡觉还会出现抽筋,刚开始没在意,后来症状越来越明显,开始有点心慌了,赶紧到医院挂号做检查。

医生听完老李的描述之后判断这可能是心理作用,这是为什么呢?

一项随机临床试验发现,他汀类药物引起的大部分症状竟然都是反安慰剂效应。反安慰剂效应就是服用药物的人对药物有抵触或排斥效应,抵消了药物的正面效果

也就是说,服用他汀后出现的这些问题不是药物本身导致的,而是因为产生的心理效果导致的身体疼痛,目前他汀类药物作为治疗和预防冠心病最有效的药物,势必会有更大的应用潜力。

那么,服用他汀后我们怎么区分是“真疼”还是“假疼”呢?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检查身体指标!那对于吃他汀的朋友来说,需要定期检查哪些指标呢?又该什么时候查呢?

一、检查血脂,牢记“543”!

他汀类药物,因其具有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改善内皮功能及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作用,已作为冠心病、脑血管病和外周动脉硬化性疾病的一线用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因此可称为较全面的调脂药,所以服用他汀以后,最先就要看看血脂的指标,服用之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有没有达到用药的期望值。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进入血管后会形成斑块,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诱发冠心病,是“坏胆固醇”。正常指标应该小于3.37mmol/L

而临床上,对于早期识别动脉粥样是否硬化,应该观察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数值,如果有升高,那就应该关注到这个问题了。这也是目前最受重视的一项血脂指标,也是降脂药治疗的靶点。如果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联合升高那就非常危险了。

很多人一拿到化验单看到很多数值,脑袋就发懵,但看到箭头就能明白许多,有箭头的代表有问题,没有则反之。但每个人血脂合适范围也有差异,不能仅凭箭头来做判断。

化验单上的“参考区间”只是根据划分水平进行危险分层,而针对不同的危险人群,理想的血脂水平是不一样的,血脂控制的目标值也不一样。

心血管健康管理专家为方便大家记忆,编了控制血脂总胆固醇的“543”口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