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留下后遗症,如何通过康复评定来预测肢体障碍恢复情况
脑卒中(stroke)是指一组起病急骤的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常伴有神经系统局限性功能改变,是神经系统的多发病和常见病。主要病理过程为脑梗塞、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可单独或混合存在,亦可反复发作。

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核心,脑的功能极其复杂而广泛,因此在脑卒中时,由于脑损伤的部位、大小、性质等不同,其临床表现各种各样,概括如下:
感觉及运动功能障碍:偏盲、偏瘫、偏身感觉障碍等。
言语和交流功能障碍:失语症、构音障碍等。
认知和知觉功能障碍:记忆、计算、定向障碍等。
情感和心理障碍:焦虑、抑郁等
其他:吞咽障碍、二便控制障碍、交感和副交感障碍等

脑卒中后如何预测偏瘫的恢复情况?
首先应进行科学专业的康复评定,对脑卒中患者所存留的或丧失的功能进行识别和测定,以鉴别患者存在的功能障碍,判断其严重程度,预测患者的恢复情况。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评定包括一般情况的评定、全身情况的评定、功能状况的评定、心理及社会的评定(如下图所示)。

一般而言,对于运动功能的恢复是患者和家属最为关心的康复问题。根据康复评定的结果,预测脑卒中患者偏瘫的恢复情况。脑卒中患者偏瘫后手功能恢复的预测有两种方法,方法一,在发病后不同时间,通过对”手指能在全ROM内完成协调屈伸的时间”,判断手功能恢复程度。
方法二,根据Brunnstrom评估分级及发病月份,通过公式计算,预测手功能最终恢复情况。
至于下肢,脑卒中患者偏瘫后步行功能恢复的预测,是通过对“发病初期仰卧位可完成的试验”进行区分,从而判断患者将来步行恢复的可能性。具体如下表所示: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脑卒中患者因发病位置、损伤性质、治疗方案等不同,恢复情况有所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应采用全面有效的康复措施,鼓励患者积极配合康复治疗,在黄金恢复时间内获得最大程度的康复,争取患者达到生活自理、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并为赋能做出贡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健 “阳康”后迎来过敏季,不少人这次过敏症状更加严重了?
-
每 “阳康”后孩子耳痛? 当心急性中耳炎!
-
新 国家疾控局提示!甲流需要自测吗?怎么判断?这种情况应及时就医
-
小 髌骨软骨软化康复锻炼如何做?建议参考下
-
澎 流感防护十问十答:甲流是什么,和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何时就医、用药?
-
小 许多人表示吃维生素会伤肝,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一文解答
-
健 新生儿的哭声都代表了啥?
-
每 元宵节渐近 汤圆进入销售高峰
-
健 云南一男子接种宫颈癌疫苗?男性打HPV疫苗有什么好处?
-
小 脑梗偏瘫后,吞咽障碍怎么康复?一套吞咽障碍居家训练操做起来吧
-
健 五种高发癌症超一半患者发现就是晚期,恶性肿瘤早期警报信号要知道
-
小 早上起床后,先刷牙还是先吃早餐?一文解答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