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支架到位!血管通了!” 2小时努力解除患者10多年“心病”

2023-03-29 23:46 来源:明珠号 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3月29日讯 “当我在手术台上,听到医生发出‘支架到位’的呼喊,忍不住激动地流下眼泪……”3月28日,即将出院的患者老李将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送到武汉市第四医院常青院区医护人员的手中,感谢他们为自己解除10多年来的“心病”。

71岁的李老伯在10多年前曾因心绞痛就医,当时只是控制了症状,没有进行彻底治疗。最近几年,他时不时就感觉到胸闷气喘,检查后得知,心脏血管已经出现堵塞,需要手术治疗。辗转多家医院,得到的建议大多是通过外科手术进行心脏搭桥。出于对手术的担忧和恐惧,李老伯迟迟下不了决心。直到最近症状再次加重,他才来到武汉市第四医院常青院区看诊。

院区心血管内科负责人刘晓刚检查发现,老李不仅胸闷症状非常显著,双脚还出现肿胀。这是典型心功能受损导致的心源性水肿。进一步检查结果显示,他的心脏左主干道开口处已形成95%的重度狭窄,还合并严重钙化。

“心脏左主干病变是所有冠心病类型中最凶险的一种。”刘晓刚解释,冠状动脉左主干担负着心脏三分之二的供血任务,严重的狭窄和堵塞会导致大面积的心肌缺血,引起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和猝死等严重后果。

专家团队合作,打通李老伯几近闭塞的心脏供血主通道。

传统观念认为,左主干病变属于“介入禁区”,是需要心脏搭桥的危重疾病。虽然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针对左主干病变的介入手术已经越来越成熟,但技术难度依然不小。特别是患者合并了血管钙化,容易导致手术导管无法通过或支架无法扩张,进一步加大介入手术的难度。

经过精心的手术设计,医护团队确定了介入手术的方案。该院心血管内科主任胡立群、常青院区心血管内科负责人刘晓刚、医生韩俊等组成的手术团队密切合作,在主动脉球囊反搏和血管超声的引导下,通过冠脉旋磨术清除血管内的钙化斑块,为球囊和支架的通过先行“开路”。2个多小时后,团队成员顺利置入支架,打通了心脏血供通道。

“感谢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也谢谢患者和家属对我们的信任。”胡立群介绍,支架和搭桥都是重建心脏血运的手段,只不过是“开路”还是“绕路”的途径区别,并没有水平高低之分,关键是根据病情权衡风险利弊,选择正确的方式。无论是支架还是搭桥,手术之后依然需要配合药物治疗和生活习惯的调整。(长江日报记者刘璇 通讯员杨京 谢小姗)

【编辑:余丽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