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莲:昔日荒山变茶园 乡村增绿又增收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
近日,穿行在五莲县街头镇代吉子村生态茶园,一行行、一道道、连接成片的茶树郁郁葱葱,令人心旷神怡。茶树经过雨水的滋润,茶树枝丫上冒出一枝枝娇翠的嫩芽,采茶工熟练地将嫩芽采下,放入手中的竹筐。
“这里以前堆满了矿山废料尾渣,村里除了零散的茶树,几乎没有植被。”五莲县街头镇代吉子村村民李安叶对过去矿山开采时的经历记忆犹新。代吉子村花岗石资源丰富,但平整土地稀缺,经济收入仅靠矿山开采承包费,产业结构单一,严重制约了村庄的发展。
面对这一困境,2009年起,代吉子村在早己荒废的村前河床上,通过利用采矿产生的矿石废料垫平深沟,再覆盖泥土的方式平整土地、造林复绿,耕耘出茶香氤氲、面积达400多亩的生态茶园。“如今,我们成立盘古城茶叶专业合作社,安排100多名劳动力就业,每年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2万元以上。”五莲县街头镇代吉子村村支部书记王泽学说。

与代吉子村生态茶园一样开荒种茶的还有潮河镇后魏家村的鲁魁野山茶基地。从人工开垦种植、引进南方无性系良种茶苗,到修建蓄水池、建设园区防护林,项目计划总投资1770余万元,打造2480亩野山茶基地。
“野山茶现在种了1050亩,带动周边村民就业80人,跟普通茶叶相比,采摘时间能够提前10天左右,每亩能增加1200余元。”五莲县潮河镇鲁魁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侯传龙说。将山上的板栗、柞树作为遮阳挡风的天然屏障,这些完全“放养”、在林下长大的茶苗比普通茶叶味道更香、更醇,逐渐形成“鲁魁高端野山茶”品牌。
记者了解到,五莲县地处山东省东南部,境内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86%,东临黄海,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壤呈弱酸性,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微量元素,非常适宜种植茶树。

近年来,五莲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立足山区资源优势,实施生态引领、项目带动、科技带动、品牌带动,将绿茶产业作为绿色富民产业来抓,打造生态绿茶示范基地,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共赢。

强化品牌效应,五莲县依托“日照绿茶”母品牌,成功创建出“始皇”“富园春”“刘家坪”“鲁魁”“五莲山”“日照西龙”等优秀子品牌,取得良好成效。促进茶产业提质增效,该县建立中国茶叶学会五莲县专家工作站、泰山学者工作站、山东省茶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工作站和山东省茶产业技术体系日照富园综合试验站、山东省茶叶学会“谷雨工程”示范基地等,为产业升级发挥积极作用。
“我们还指导富园茶场建设生态茶园,分区域栽植各类乔木、灌木、果树、花卉100余万株,建成绿色生态防护林网,以优良的生态环境,丰富茶叶内含物质,提高了茶叶品质。富园茶场的建设模式获评山东省优秀农业农村发展研究成果。”县农业农村局作物三科负责人张芬介绍道。
一片小叶子,撬动大产业。目前,五莲县茶园总面积3.7万亩,布及9个乡镇、140余个村庄、3800余户,产值约2.5亿元,全县茶业经营主体有190余家,茶叶已成为群众致富增收的“绿色银行”。(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栗晟皓 通讯员 苗宝云 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