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郝楠:在不同跑道“穿针引线”

2023-05-04 05:24 来源:明珠号 每日看点快看

那是20年前,系统生物学刚开始引人注意,很多科学家对用计算方法研究生物系统的方向都非常感兴趣。基于共同兴趣,Henrik和数学家相谈甚欢,最后一拍即合:要一起搞点系统生物学的研究,尝试用数学建模的方法优化理解生物学中的信号传导等问题。

Henrik回来后找到郝楠,向郝楠讲述了自己与那位数学家的偶遇和他们想要促成的跨学科合作,郝楠兴趣盎然。就这样,他顺理成章地担任起在两个实验室、两个学科间“穿针引线”的角色,并且乐在其中。

“相当于我博士阶段有两位导师,有实验方面的,也有计算方面的。”这段合作经历令郝楠受益匪浅,也在无形中帮助他找到了热爱的领域,养成了独特的学术风格。

博士毕业后,郝楠选择先留在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一间计算生物学实验室,接受两年的博士后训练,这段训练经历为他打下了计算机方面的基础。

对郝楠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他在哈佛大学的博士后导师Erin OShea。

Erin OShea是位极具个性的分子生物学家,曾获美国国家科学院分子生物学奖,现在是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总裁。此外,这位生物学家还是一位专业的“训狗师”,训练她的宠物狗“Zambo”夺得过WUSV世界锦标赛的冠军。

正是这样一位实力强劲、个性鲜明的导师,带郝楠走上了一条“天马行空”的科学探索之路。

“她是个‘大牛’,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那种,平时很少见到。但是很多理念我是从她那里学的。我以前研究那些生物学问题,总认为就得一辈子做下去,跟同行竞争,路越走越窄。但是我导师的想法不同,她认为只要这个生物学问题make sense(有意义),你就去做,没经验就积累经验,需要资源就想办法找资源。这一下就拓宽了视野,原来什么都能做!”

这样的科学真有意思,郝楠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