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楠:在不同跑道“穿针引线”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

郝楠(左)和博士后导师Erin OShea。受访者供图
■本报见习记者 徐可莹
“成了!”看到试验对比结果的时候,郝楠便知道自己做了一件很酷的事情——经过他们的“改造”,一个酵母细胞的寿命延长了82%。
这位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分子生物学教授对衰老研究情有独钟。10年前,他建立了自己的定量生物学实验室“HAO LAB”,“aging(衰老)”研究成了近年来最高产的一片黑土地。
近日,他和博士后周振分别作为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在《科学》发表了一项最新成果,为衰老科学领域带来了一种颠覆性的新思路——用特殊的振荡方法延长细胞寿命。
这意味着,人类或许能够像操纵电器或汽车那样操控细胞,包括让它们“死”得慢一些。
间隔3年的两篇《科学》论文
这项最新成果还有篇前传。3年前,郝楠团队就在《科学》发表了一篇论文,成功破译出酵母细胞的两种关键老化机制,也就是酵母细胞的两种“死法”。
至于为什么要破译酵母细胞的“死法”,原因有两个。第一,细胞死亡与人类衰老关联密切,想要破解人类衰老之谜,就必须弄清楚细胞的消亡史。第二,酵母细胞的老化过程与人类的表皮细胞、干细胞等都很相似,是一种用来研究人衰老路径的经典可控模型。
过去,生物学家对于细胞的老化只能达成部分因果性的共识,仅知道有哪些损伤因素会促进细胞老化,如染色质不稳定、线粒体功能障碍和活性氧等。但衰老必定是个很复杂的过程,对于这些因素是如何结合在一起造成衰老的,科学家还是一头雾水。
郝楠3年前的研究便迈出了拨云见日的第一步。他们实现了对酵母细胞完整老化过程的观测。同时利用延时显微镜,借助微流系统及计算机建模等技术,成功破解了酵母细胞走向死亡的两条基本路径,搞清了关键因素之间的作用关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澎 32岁女子患乳腺癌,38次放化疗后保住乳房并诞下龙凤胎
-
小 阴虱是什么?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得阴虱?一文解答
-
凤 孙俪否认自己眼睛大是得了甲亢:是从小就大的
-
小 睡觉时若出现3种异常,建议早做检查,或是癌症到来
-
人 新变异株是否会突破免疫屏障?当前疫情防控热点八问八答
-
盖 博主周六野自曝患病,因前男友长六颗子宫肌瘤!呼吁女生爱惜自己
-
新 新研究:生理压力导致的加速衰老是可逆的
-
外 拉伸课,新一代中产收割机
-
新 不想被盯着看,她们决定去女子健身房
-
健 男人容易胖肚子,女人容易胖屁股,该如何减肥?
-
人 “新冠第二波自救手册”在网络流传,专家:非常不靠谱
-
澎 特殊健康状态儿童是否能注射疫苗?需注意什么?儿科医生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