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精神卫生中心徐涛:帮孩子养成好的手机使用习惯
本文转自:保定日报

徐涛,中共党员,硕士,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京津冀临床心理服务联盟专家成员,河北省精神科联盟专家。毕业于河北大学,曾在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北京军区总医院等地进修学习。参加了中德精神分析治疗、中澳联合心理危机干预大队长培训、意象对话等多种培训。参加工作20余年,擅长各类心理问题的咨询及治疗,擅长抑郁症、强迫症、焦虑障碍等疾病的诊治。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翻开每个家庭的那本“经”,孩子玩手机的问题,可能都是父母比较担心的部分。最近有一位家长非常焦虑地来咨询:孩子作业不写、什么家务活也不做,整天抱着手机不松手。玩手机的事,不管则以,一管就鸡飞狗跳,矛盾冲突加剧。那么家长该不该管,该怎么管,如何教孩子合理使用手机呢?
家长该不该管?该怎么管效果才好?答案是:管,必须得管。因为手机的使用是个习惯问题,好习惯的养成是要有个过程的,这个过程需要家长的指导和鞭策。关健是怎么管?早管比晚管好,最好在10岁以前形成比较好的习惯;管理要有规则,可以有些弹性,但不能随性,比如规定可以涉猎哪些内容,每周固定2至4小时,假期要在完成学习任务以后,被“温柔而坚定的”执行,家庭成员立场要一致;父母也要做好表率,共同遵守,不能让孩子觉得说一套做一套;不要将手机作为刺激物,好好做家务、成绩好就可以多玩,这会强化孩子对手机的渴望;同时不仅要堵,更要疏导。青少年正是精力旺盛的时候,要让孩子的精力有所投放,建议多一些线下活动,比如健身、游学、阅读、爬山、骑行等等,父母一定要抽时间多陪伴和引导,增进亲子感情。
孩子玩手机是不是成瘾?一般来讲手机网络“成瘾”最常见的是游戏障碍。这些患者有持续或反复的游戏行为模式;失控性游戏行为,表现为无法控制游戏行为的发生、频率、持续时间、终止时间等;相比其他兴趣及日常活动,游戏行为成为生活优先事项;尽管游戏造成负面后果,如人际关系破裂、职业或学业受影响、健康损害等,仍然无法停止;游戏行为模式导致明显的个人、家庭、人际关系、学业、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领域损伤。如果出现以上特征,需要家长严肃对待,尽快治疗。
孩子过度使用手机怎么办?注意心理的干预应该与教育相结合,孩子过度使用手机往往与家长的忽视、溺爱等教育方式有关,要关注家庭关系,尤其是对夫妻关系、亲子关系进行调节;要引导孩子找到人生目标,减少自我迷失和未来迷茫,目标一定要合理、实际,不要好高骛远;注意对孩子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进行引导,防止陷入“黄、赌”的陷阱;协调人际关系,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减少因为孤独在网上寻找归属和慰藉的情况;成瘾的孩子身体素质变差,要加强身体训练,增强身体素质。
如何合理使用手机?建议要清楚手机的定位,它就是一个工具和媒介。虽然这个媒介很高能,几乎囊括了有史以来全部的游戏形态,鲜活且充满诱惑,但终究只是个工具,而不是人体的“外挂器官”。是工具就要当工具来用,人要有自我的主体性、主观的意识。每天醒来先要规划一下,这一天要干什么,用得着手机时才用,能不用手机就不要用。而不是去找手机,让手机的推送内容来诱导注意力,决定一天的生活。对青少年,要想放下手机,就要有更多的线下群体活动。比如打篮球、踢足球、出游、三国杀、剧本杀等。如果出现过度使用情况一定要及时改变。改变是痛苦的,任何不良习惯都是如此,但是改变是非常有意义的。希望每一位青少年都能养成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成为手机和网络的主人而不是奴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第 300亿配方颗粒市场“混战”:中国中药、红日药业遭挫 竞争激烈
-
每 李立柱:西辽河畔的“养猪达人”
-
浙 嗓子疼是新冠吗?“二阳”上热搜!会引发规模感染吗?专家回应
-
每 送医到家护健康
-
英 炒面炒饭配薯条咖喱?英式中餐外卖过于黑暗,连美国网友都看不下去了…
-
每 我市4个乡镇55个村入选
-
凤 孙俪否认自己眼睛大是得了甲亢:是从小就大的
-
小 心衰的4个阶段,有心血管疾病的参照下,你处于哪个阶段?看看吧
-
英 美国网女红想整成三围逆天版卡戴珊,最近一次整形手术后意外去世
-
译 74岁英王查尔斯的养生之道:每天“五项基本运动”,坚持不吃午餐
-
新 新研究:生理压力导致的加速衰老是可逆的
-
小 一些常见的家庭血管自测法,参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