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当烟味消散

2023-05-26 06:07 来源:明珠号 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杭州日报

世界无烟日在每年的5月31日,因为第二天就是国际儿童节,它寄托了人们的美好希望——愿下一代可以免受烟草危害。

李郁葱

“谁能来为我们计算决定遗忘所要付出的代价?”

希腊诗人艾利蒂斯的这句诗仿佛是为戒烟者而写,在我戒烟最困难的那段时间,常常会想起这句诗。说到戒烟,其实是非常容易的,可有哪个烟民不是戒过十次八次的?这当然是老生常谈的笑话,戒烟难,难在抽烟成瘾的人对它心理和生理上的依赖性。

但终究,在我们的身边,抽烟的人越来越少,烟味在渐渐消散,就像每年的5月最后一天是世界无烟日一样,不吸烟成为一种共识。

1.

我现在对烟味很敏感,如果在一个密封的包厢里,座中有人抽烟,等回家后,得反复洗两次澡,把烟味消散后才能入睡,歌词中那种“淡淡的烟草味”对我是种折磨。

所以很少有人知道,我曾经有过一天三包烟的时候,而且持续了十多年,中间多次戒烟,但又屡屡复吸。抽烟于我,最初就是好奇,觉得有腔调,比如看一个人把烟圈吐得很圆就会心生羡慕,然后渐渐成为一种手势和习惯。

那个时候,常常熬夜写作,这也是抽烟的理由之一。我们做事情的时候,总归能为自己找到很多理由的,即使这些理由并不踏实,但好像有了理由,就能够通行无阻了。后来戒烟,最直接的原因是浓痰多,这让我不堪忍受,而当时身边的一些好友陆续开始戒烟,于是抽完最后一根烟后,就此和烟草别过。

也难受,瘾头来的时候涕泪交加,可曾经说过的那些理由并不成立,诸如为了寻找灵感之类的,没有香烟的加持,写作依然在持续。很多年后,当时那些朋友有些和我一样,已经远离了香烟,有些早已开始了复吸。

朋友间递烟也一样:它并不传递友情,也不会拉近距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