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焦虑勿轻视 实在累了不妨歇会儿
中高考,不仅考验着考生们学习的成果,更承载着每一位家长在背后的付出。因而,不少家长也容易出现焦虑情绪,甚至经常把高考、分数挂在嘴边,无形中增加了考生的压力。
法宝一:允许孩子出错,给孩子的分数做减法。关于考试,很多家长固有的观念都是做加法,要孩子拼尽全力把题目都做对,一定要得高分。不允许孩子出现错误,孩子在考试时就会觉得头上悬着一把“不能出错”的剑,考试时便会紧绷大脑,于是焦虑考试、害怕成绩不好。因此,我们在给孩子提分数要求时,应该做减法,结合孩子自身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来定,主动把各科的预期分值降低到合理区间。考试时,当孩子想到及格分以上的每一分都是进步,收获的就自然是快乐了。
法宝二:及时了解孩子心理状态,适当给孩子作心理辅导。作为父母,要学会倾听和理解,更多地倾听孩子内心在想什么,再去帮他解决问题。当孩子因考试成绩不好而沮丧时,我们可以先安慰他,然后在孩子情绪平复后再与他一起找到出错的客观原因,共同制定改进的计划。当孩子表达自己的紧张时,要告诉孩子考试紧张是很普遍的现象,爸爸妈妈会和他一起面对这个困境。
法宝三:与孩子商量一个属于他的“正念定锚”,成为回到当下的提示。正念定锚是指当孩子感觉紧张、焦虑时,找到一个焦点来提醒自己专注于当下,并相信自己。比如弹一下手腕的橡皮筋,又或者紧握一下拳头给自己喊一个“Yes”,用这样的身体小刺激或暗号成为回到当下的提醒。
此外,作为家长更应理性看待考试,不要把考试看成孩子的唯一出路,引导孩子对考试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同时,要保持家庭氛围的常态化,不要过分关心孩子,尽量少说暗示性话语,例如“你不要紧张”“别害怕啊”“一定要考好啊”等,都会对孩子造成一定的压力。
马建祥提醒,通过上述方法,如果孩子的焦虑未有减轻,甚至加重,请各位家长尽快带孩子前往医院心理卫生科咨询就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