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如何科学判断孩子的身高“达标”了吗?

2021-05-14 20:30 来源: 中国公众健康网

春夏交接,万物复苏,阳光充足,更适合人们户外活动,不少家长希望抓住这个关键时期帮助孩子长高。

孩子长多高才算“达标”?父母都高为什么孩子矮?孩子身高会受什么因素影响?关于长高,哪些有科学依据,哪些是谣言?

不能

机械地根据公式判定孩子身高

人的身高在一定范围内都是正常的,以中国0~18岁男/女生长量表为例,将100个同种族、同性别、同年龄的孩子从矮到高排队,比第3个矮的是矮小症,比第97个还高的是巨人症。比如17岁、18岁(骨龄)的男孩身高在1.61米到1.84米之间,女孩在1.5米到1.7米之间都是正常的。

社会是参照这样的身高量表作为标准使用的基础,但是作为个体来说,受遗传物质的影响,要在家族里面找到自己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遗传靶身高。

遗传靶身高,可通过父母身高推测子女成年身高。男孩遗传靶身高厘米数等于(父身高+母身高+13)/2,女孩的遗传靶身高厘米数等于(父身高+母身高-13)/2。男孩实际身高在靶身高上下6到6.5厘米,女孩实际身高在靶身高上下5到5.5厘米都属正常。

人的身上有两套遗传物质,一套来自父系,一套来自母系,然后形成了新的组合。也就是说,我们的头发、皮肤,甚至性格、思维模式都是在两套遗传物质的支配下,发展成个体。这些遗传物质组合的表达还有多样性,遗传物质有随机失活和失活逃逸。身高的隔代遗传其实就是遗传物质的重新组合,隔代的矮或高的基因在孙代中表达的现象。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