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伤寒大家刘渡舟教授治疗咳嗽10法,值得学习

2021-07-31 08:40 来源: 经方学堂

咳嗽声重, 气急咽痒, 咳痰稀薄色白, 伴见:鼻塞, 流清涕, 头痛, 肢体酸楚, 恶寒发热, 无汗, 舌苔薄白, 脉浮紧等。

治:宜疏风散寒, 宣肺止咳

刘老常用杏苏散加减。

药用:

苏叶9g, 杏仁9g, 半夏9g

生姜6g, 陈皮6g, 茯苓9g

前胡9g, 桔梗9g, 炙甘草6g。

■ 若寒邪偏盛, 表气闭郁, 影响肺气的宣发肃降功能,则发咳喘。

治:宜麻黄汤解表散寒, 宣肺平喘。

刘老指出:麻黄剂治疗咳喘疗效卓著, 除麻黄汤以外, 小青龙汤、麻杏甘石汤以及后世的定喘汤等治疗咳喘的效方, 都以麻黄为主。

■ 若太阳中风, 迫肺气逆, 失于宣降, 故见咳喘、胸闷、头痛、汗出、恶风等。此为中风表虚兼肺失宣降之证。

治:宜解肌祛风, 降气平喘。

方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方中以桂枝汤解肌祛风, 用厚朴、杏子降气定喘, 并能化痰导滞, 为表里兼治之剂。

临床用于治疗风寒表不解, 而见发热、汗出、咳喘等症。

02 疏风清热, 宣肺止咳法

■ 若风热犯肺, 肺失清肃。

而见咳嗽频剧, 气粗或咳声音哑, 咯痰不爽, 痰黏稠或稠黄,

伴见:咽喉燥痛, 鼻流黄涕, 口渴, 头痛肢楚, 恶风身热, 舌质红, 苔薄黄, 脉浮数等。

治:宜疏风清热, 宣肺止咳。

刘老常用方:桑菊饮加减。

药用:

桑叶9g,菊花6g,杏仁8g

桔梗8g, 连翘6g,薄荷3g

芦根8g, 甘草3g

临床常用加减:

痰黏咳吐不清加浙贝、瓜蒌皮;

口渴咽干加天花粉、玉竹;

午后热势升高加生地、丹皮;

咽喉肿痛的加玄参、板蓝根。

刘老指出:本型的辨证要点与风寒型咳嗽正好相反,

其突出症状:发热不恶寒, 午后发热, 口干口渴, 咽痛,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