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伤寒大家刘渡舟教授治疗咳嗽10法,值得学习

2021-07-31 08:40 来源: 经方学堂

脉象:脉浮而数, 苔薄白干或黄等。

治:宜辛凉清宣肺表。

■ 若外感风邪入里化热, 壅遏于肺, 宣降失司则为肺热咳喘。

症见:咳逆气急, 甚则鼻煽, 身热不解, 口渴, 有汗或无汗。

舌象:舌苔薄白或黄, 脉浮而数等, 治宜辛凉疏表, 清肺平喘

方用:麻杏石甘汤加减。

刘老指出:本方用麻黄配石膏, 又大于一倍以上, 则使麻黄宣肺止喘, 石膏清热凉肺而相得益彰, 自无助热伤津之弊。

杏仁配麻黄, 则宣中有降;

甘草配石膏, 则清中有补, 且能缓急护心。

此方如不用石膏而用芩、连苦寒沉降, 则反碍肺气之宣;如不用麻黄之轻宣辛开, 即使石膏之清、杏仁之降, 因无宣开之药而无济于事也。03 疏风清燥, 润肺止咳法

■ 若风燥伤肺, 肺失清润。

故见干咳作呛, 无痰或有少量黏痰, 不易咯出,

伴见:喉痒, 唇鼻干燥, 咳甚则胸痛, 或痰中带有血丝, 口干、咽干而痛, 或鼻塞, 头痛, 微寒, 身热

舌象:舌质红, 苔薄白或薄黄、干而少津, 脉浮数或小数等。

治:宜疏风清燥, 润肺止咳。

刘老常用方:桑杏汤加味

药用:

桑叶9g, 杏仁9g, 沙参9g

浙贝9g, 栀子9g, 豆豉9g

甜梨皮9g。

临床常用加减法:

气喘者加瓜蒌仁、枇杷叶;

口渴能饮者加生石膏、麦冬;

发热、舌红、脉细者加生地。

刘老指出:本型辨证要点基本同风热型咳嗽, 但此证伤津肺燥有“三干” (口干、咽干、鼻干) 症状是其典型特点, 个别病例有胸痛。

其突出症状是:咳痰不爽、痰稠或黄、量少且黏, 口中发干或咽痛, 发热比恶寒明显,

有的下午体温上升, 脉浮数, 舌苔薄白而干或黄等, 临床当须明辨之。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