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儿童功能性便秘是怎么回事?快来了解下

2022-07-07 13:24 来源:明珠号 小李说健康

随着相关研究的增多,学界对儿童功能性便秘有了很多新的认识。主流的观点是,便秘是儿童时间最常见的胃肠道功能不良病症,可从新生儿时期发生,约30%的患儿,症状可持续至成人期。儿童便秘,通常表现为慢性及顽固性特征,通过常规添加膳食纤维或使用缓泻剂,往往效果不佳。近年来,胃肠动力学研究拓展出了新的视野,认为功能性胃肠病的机制涉及到胃肠动力异常、胃肠高敏感性、脑肠轴互动功能异常、精神心理异常等因素。研究也发现,有孤独症或肥胖的儿童,便秘的发生率更高;同时发现,便秘与好斗行为、焦虑、失眠等紧密相关。有学者则认为,人为控制排便行为,可导致功能性便秘。孩子在直立体位控制排便,会用力收缩臀部和盆底肌肉,直至便意消失,造成直肠适应,结果使便便在直肠中变得更坚硬,排出更困难,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最后导致慢性直肠扩张。这会造成直肠高顺应性,在充盈时仍缺乏便意,不能及时启动排便生理过程,导致便秘。

当前,学界认为,排便训练是解决儿童功能性便秘的必要措施。在训练前,要先消除便便嵌塞及排便疼痛,然后进行技巧指导。排便训练的时间,建议选在晚餐后进行,这样做,可以利用胃结肠反应,每天训练1次,对较小的孩子,可以考虑选择色彩鲜艳或有小动物形象的坐便器,以吸引孩子。可以通过奖励等方法,进行激励,提升效果。在训练时,注意采取适当的姿势,将腿和脚放松,双膝稍高于臀部,在深呼吸屏气的同时向下推进,这样反复训练,直到孩子可以正常如厕。如果这样的训练效果不佳的话,就需要考虑寻找专业帮助,采用生物反馈治疗,同时,注意给孩子补充水分及膳食纤维,增加活动量,并帮助孩子养成定时排便习惯。细心的您可能已经总结出了要点,顺畅排便需要自然而愉悦的过程,强制性干扰或有不良情绪,是形成孩子便秘的核心要素。所以,解决儿童功能性便秘,主要靠训练,不能靠药物。孩子便秘时,请别训斥,要有耐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