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气温上升,湿毒、痰毒悄悄滋生,应该如何化解?建议知晓

2022-09-11 10:59 来源:明珠号 小肆说健康

随着现代中医体系的慢慢发展,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关注起中医与西医之间的区别。其中很多人认为,中医与西医的根本差别,在于对“五脏”的不同解释。在西医之中,五脏一般指的是:心、肝、脾、肺、肾等具体的器官。但是在中医上,它却是指相应的器官和对应的经络脉搏。

由此可以看出,中医更加偏向于将人体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西医更喜欢研究具体的病变部位。这也导致二者对于疾病的病因解释,有着根本性的不同。中医将常见的疾病归为外毒入体,也就是常说的五毒:寒、湿、气、血、痰。这些分别说的是什么呢?

中医讲的人体五毒,寒、湿、气、血、痰,分别说的是什么呢?

又被称为寒积,寒积指的是外寒过盛寒冷的空气将内火压制,从而导致外寒入体。人体有内外之分,也有寒热之别。外部的寒气如果过盛,比如冬天气温寒冷的时候,就有可能出现寒积。

气积指的是寒气入侵就会导致气血不畅,身体的细微处发生气滞,这时候湿气就会淤积堵塞。

湿积指的是由于体内湿气淤塞,湿气运行不畅。这些体内的湿气无法被排出体外,淤积在体内。

痰积指的是这些淤积在身体中的湿气,慢慢地形成痰。人体就会因为痰液堵塞,而感到胸闷气短,咳嗽但是又咳不出痰的情况。有时候还会出现吞咽困难、头晕目眩的情况。

血积指的是,在身体出现上述几种毒或者其中一种的时候,身体的血气就会受到影响,血液流动受限,血气运行不畅。自然就会形成血瘀的情况,也就是常说的血积。身体多处出现血积的情况时,就会感觉到疼痛或者不适感。

通过人体五毒的解释和关联,可以看出没有一种毒是完全独立的。身体出现寒积之后,就会导致血气堵塞,痰湿淤积。从而引起身体的多种病症。从中也可以看出中医的医疗理念:人体其实是一个整体,没有一种病症是单独存在的。外毒必然有内因,只有找到内因,才能真正治好疾病。如果仅仅关注病变的部位,而忽视了身体的五毒,那必然会导致百病丛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