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教育家张举之:“大器晚成”的口腔医院院长
利用猪的下颌做“牙龈切除、翻瓣手术”,在当时全国口腔领域开创先河,这正是张举之的创举。时任四川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院办主任的张志君回忆说,那时的学生缺乏动手的机会,往往是取得行医资格后直接对患者“下手”。张举之认为,医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直接关乎患者的生命安全,只有具备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后,下手才能“稳准狠”。因此,利用动物开展口腔类实验,有效地解决了年轻医生经验缺乏的难题。
张老的系列改革创新,为全国其他多家医学院的建设提供了蓝本。
中西医结合的口腔专家
补肾固齿丸,是张老治疗牙周病的杰作。张举之利用中医的思维研究治疗牙周疾病,要追溯到上个世纪50年代。当时,国家号召西医和中医要相互学习,1958年,张举之脱产学习中医,这也为他之后研发治疗牙周疾病的中成药奠定了基础。张举之一直都对中医颇有兴趣,他认为中医看待问题比较全面,素有“一脉不和,周身不遂”的观点,因此,在设计治疗方案时,除了要解决局部的病源因子之外,还需要兼顾解决全身的不适反应。
当时,由于市民对口腔健康的重视程度不够,牙周疾病十分普遍,很多成年人满口坏牙,有的甚至牙齿所剩无几。如何解决牙周病变的病因和治疗措施,一直是牙周病领域的重难点。
张举之以“肾衰则齿豁,精固则齿坚”的思路,开始研究补肾固齿丸。药做出来之后,接下来就是做临床试验。第一个病人是一名16岁的姑娘,她因患青少年牙周炎,切牙、磨牙受到损伤,牙龈出血,后来发展到脓肿。张举之给她做手术的同时,服用了补肾固齿丸,3个月以后通过X影像检查发现,牙槽骨的边缘长出了新的骨头,通过七八年的追踪,证明利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牙周疾病的效果更好。
张举之的学生吴亚菲说,补肾固齿丸的研发,可以说是“转化医学”的雏形,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成都中药厂就开始批量生产补肾固齿丸,并成为国家法定中成药进入《中国药典》。相关研究成果于1985年荣获四川省重大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奖,1996年、2006年两次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评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儿 这种“鲜奶”喝不得!容易感染细菌不说,严重的还会影响发育
-
人 为什么不能“日啖荔枝三百颗”?
-
冰 华为大佬离世,给我们提了个大醒
-
人 1.9亿公斤!河南沁阳市小麦去年晚播今年收获更高产
-
会 演员李心艾暴瘦110斤!近照瘦出锥子脸,肩膀突出全身无一点赘肉
-
人 坚持以工业化思维经营农业
-
会 萧亚轩被狗咬后素颜晒疤!下巴布满增生伤痕,细胞坏死挖鼻孔都痛
-
小 女人长期佩戴“金手镯”,对身体有哪些好处,医生说出实情
-
蓝 医疗微观|九价 HPV 疫苗扩龄,大年龄段女性是否有必要接种HPV疫苗?
-
人 流感优势毒株转换、人群免疫水平较低…… 专家解释为何海南近期流感高发
-
澎 医保谈判有何变化?集采会否扩围?医保局80条回复透露这些信号
-
人 康健园|厨房佐料叶能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