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口腔医学教育家张举之:“大器晚成”的口腔医院院长

2022-10-26 20:55 来源:明珠号 人民资讯

“即或要去,也不忘友谊长青!”这是我国著名口腔医学教育家、口腔内科牙周病专家、华西口腔医院第7任院长张举之老先生发给朋友的最后一条信息。2022年10月7日凌晨4点,张老因病医治无效在成都逝世,享年96岁。

张举之为了口腔医学奉献了毕生的心血,他研发的“补肾固齿丸”成为国家法定中成药进入《中国药典》,并列入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大大解决了牙周病的治疗难题。他将发达国家的教育理念引入中国,成立教学实验室,为医学生提供了给动物“做手术”的机会,锻炼了动手能力。1992年,张举之成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在张举之同事、学生的心目中,他治学严谨,对待学术的态度近乎苛刻,不过他也不失生活的情调,因为出色的文采赢得“张举人”的雅称。

“大器晚成”的院长

1953年,28岁的张举之从当时的华西大学口腔医学院毕业并留校工作。1983年,张举之到美国哈佛大学、加州大学做了1年多访问学者。回国前夕,张举之被任命为四川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前身)院长。这时候,张举之已年近60岁。

张举之在一篇回忆录中写道:“当时国家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大方针,各行各业都要解放思想,这对我们学者来说是大好的机会。于是,本不擅长做行政工作的我,还是硬着头皮上了。”

如何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是张举之上任后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当时发达国家高校的教学辅助设施已经比较先进,还有一些仿真模型,为学生动手操作提供保障。而当时的四川医学院,辅助教具还停留在挂图、幻灯片的阶段,实验室的教辅人员,也大都没有医学知识背景。张举之提出,要建立一个口腔教学实验室,要让有高学历的医生担任教学实验室负责人。

他的提议得到众人的赞同,很快,实验室建起来了,老师们的热情空前高涨,动手制作教学模型、电教片等,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条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