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海,青岛顶流美食文化
“看美景、吃美食是旅游的深度体验,也是把游客留下来的‘诱惑’。本次活动旨在挖掘地方特色美食,集聚青岛餐饮文化,以美食为媒,融餐饮、文化和旅游为一体。所以,如何选择可以代表青岛本土特色,尤其是近年来新推出的青岛新派菜,是我们评审的标准之一。”此次评审的专业推荐团成员、中国烹饪大师贾建江表示,宣传推介青岛特色美食,其实就是深入挖掘整合青岛地方文旅资源,“比如最近火出圈的淄博烧烤,在很大程度上拉动了淄博的旅游,也让更多人了解了淄博博大精深的齐文化。”贾建江认为,青岛的本地特色就是海鲜,因此讲好“海鲜”的文化故事,会极大提升青岛的文旅美誉度。
据了解,青岛评选十大特色小吃始于1996年,首届“十大特色小吃”分别是海鲜水饺、排骨面、青岛大包、青岛锅贴、牛肉灌汤包、三鲜蒸饺、大虾烧麦、天府元宵、海鲜馄饨、排骨砂锅米饭。虽然,从字面看,海鲜类的小吃只占据了四席,实际上青岛锅贴和青岛大包是两个大品种,锅贴包括三鲜、虾仁、虾虎等小海鲜类,那时的青岛大包里则有海米提鲜。直至10年后,青岛又开始评选了青岛十大代表菜和十大特色小吃。
此前广为流传的十大特色菜和特色小吃,多是2014年的评选版本,即葱烧海参、大虾烧白菜、香酥鸡、家常烧(炖)鱼、葱拌八带、酸辣鱼丸、炸虾仁、辣炒蛤蜊、海米炝芹菜和原壳鲍鱼为代表的十大代表菜和以海菜凉粉、三鲜锅贴、海鲜水饺、酱猪蹄、排骨米饭、海鲜卤面、鸡汤馄饨、卤汤豆腐脑、三鲜大肉包和烤海鲜为代表的十大特色小吃。从中不难看出,一直以来,青岛的代表美食具有开宗明义的海鲜文化指向,这是本土民众的味蕾惯性,亦是外地人探寻青岛美食文化的敲门砖。
这是一种活色生香的文化符号
“我第一次吃西施舌是在青岛顺兴楼席上,一大碗清汤,浮着一层尖尖的白白的东西,初不知为何物,主人曰是乃西施舌,含在口中有滑嫩柔软的感觉,尝试之下果然名不虚传,但觉未免唐突西施。高汤氽西施舌,盖仅取其舌状之水管部分。若郁达夫所谓‘长圆的蚌肉’,显系整个的西施舌之软体全入釜中。”上世纪30年代,梁实秋寓居青岛,对这里的美食念念不忘。他晚年写过一本《雅舍谈吃》,书中57篇散文,说的都是各地美味。而西施舌、乌鱼钱、黄花鱼水饺等青岛本地的海鲜美食,皆在书中“惊鸿一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