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肺癌老人耐药菌感染,反复发热治疗困难,便宜老药竟然意外起神效

2021-05-28 10:54 来源: 季艳萍

老张在一次体检中做CT时,一侧肺部显示有1.5厘米的病灶,比较像原发肺癌。由于老张体质不错,因此去做了手术,病理结果显示为肺腺癌中期。术后一个月,老张因为肺部真菌感染在我院住了将近一个月。

不过,最近一算时间,老张反复发烧、咳嗽,我们首先仍考虑是肺部感染。但是这发热到底是癌性发热还是感染性发热?于是,我们先经验性地联合使用了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左氧氟沙星抗感染,但是老张的体温却没有明显下降的趋势。

几天后,老张的痰培养和血培养均提示肺炎链球菌感染。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等均为耐药,磺胺嘧啶、利福平、万古霉素为敏感。这药敏的结果让我们选药非常尴尬。

不过,我们还是按照药敏试验选择了价廉的磺胺嘧啶治疗,令人意外的是,两天后病人体温恢复正常,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再发热,咳嗽也有所缓解。这个时候,我们才相信这种价廉的老药磺胺嘧啶确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磺胺嘧啶属于磺胺类药,称得上是一个经典老药,不过现在可选用的抗菌药物比较多,因此用的比较少。

磺胺嘧啶临床上主要用于敏感细菌及其他敏感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脑膜炎球菌所致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治疗和预防;与甲氧苄啶合用治疗对其敏感的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其他链球菌所致的中耳炎、皮肤软组织感染、急性支气管炎和肺部感染;星形奴卡菌病;对氯喹耐药的恶性疟疾的辅助治疗;沙眼衣原体所致宫颈炎、尿道炎和新生儿包含体结膜炎;与乙胺嘧啶联合用药治疗鼠弓形虫引起的弓形虫病。

在应用磺胺嘧啶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患者(蚕豆病患者)、血卟啉症患者、失水患者、休克患者和老年患者慎用。(2)对一种磺胺药呈现过敏的患者对其他磺胺药可能过敏。(3)对呋塞米、砜类、噻嗪类利尿药、磺酰脲类、碳酸酐酶抑制药呈现过敏的患者,对磺胺嘧啶也可能过敏。(4)应饮用足量水分,使成人一日尿量至少维持在1200毫升以上。如疗程长、剂量大时除多饮水外宜同服碳酸氢钠。(5)不可任意加大剂量、增加用药次数或延长疗程,以防蓄积中毒。

此外,也应该重视磺胺嘧啶的不良反应。磺胺嘧啶的过敏反应较为常见,可表现为药疹,严重者可发生渗出性多形红斑、剥脱性皮炎和大疱表皮松解萎缩性皮炎等;也有表现为光敏反应、药物热、关节及肌肉疼痛、发热等血清病样反应。

除了过敏反应外,磺胺嘧啶的不良反应还有: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症、血小板减少症及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及血红蛋白尿(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患者应用磺胺药后易发生,在新生儿和小儿中较成人为多见);高胆红素血症和新生儿核黄疸;肝脏损害;肾脏损害等。

很多人甚至是医务人员认为,药当然越贵越好,抗生素当然是越高级越好。这种观点造成抗生素的滥用,而抗生素的滥用导致出现了一些多药耐药菌和超级细菌。其实不然,有时候价格低廉的抗生素由于使用较少,对很多耐药菌反而有着很好的效果。

#百里挑一#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对图片作者表示感谢,如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我将删除。)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