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宜食用味精?原因到底是什么?你真的真的吗?看专家理解
2021-05-29 13:21 来源: 丹东一姐
味精有害论是谣言,还不是现在,而是在解放之前就已经有了,根本没有停歇过。味精是日本人池田菊苗1907年发现的,至今已经有112年。我国是吴蕴初1923年注册投产,生产“佛手牌”味精,做成了上海滩“味精大王”。
味精生产的道理其实和酿酒、做酱的原理是一样的,用的粮食发酵而成的。提取的物质叫做“谷氨酸”,再和盐制成味精,全称“谷氨酸钠”,白色的结晶体。

味精的核心问题,主要就是添加到菜肴里之后,如果温度到了120°C,会变成“焦谷氨酸钠”。这种物质是这多年的争论焦点。最早的说法,焦谷氨酸钠是致癌类的物质而且有毒。引起科学界的重视,不过经过多方实验和寻找,最终确定,焦谷氨酸钠无害,不会引发什么疾病。
所以,早在1959 年的时候,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FDA ),就明确地把味精归入食品分类之中最安全的类别,叫做“一般认为无害(GRAS)”一类。

到了1987年的时候,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同样的把味精归入最安全的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