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的症状有哪些?你不妨来了解一下
先兆中暑:体温在38℃以内
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测量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出现先兆中暑症状,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就能恢复。
轻症中暑:体温在39℃左右
测量体温往往在38度以上,除了头晕、口渴外,还有面色潮红、呼吸急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者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加快等表现。
出现轻症中暑症状,如果及时处理,一般可在数小时内恢复。
重症中暑:体温大于40℃
出现昏迷、抽搐的情况,是中暑情况最严重的,如果不能及时救治将会危急生命。
这类中暑又可分为四种类型: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和热射病。

1.热痉挛症状
大量出汗、口渴,饮水多而盐分补充不足导致血中氯化钠浓度急速明显降低时,这类中暑发生时肌肉会突然出现阵发性的痉挛的疼痛。
2.热衰竭症状
这类中暑常发生在老年人和一时未能适应高温的人。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心慌、口渴、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晕厥或神志模糊,此时的体温正常或稍微偏高。
3.日射病症状
这类中暑是因为直接在烈日的曝晒下,强烈的日光穿透头部皮肤及颅骨引起脑细胞受损,进而造成脑组织的充血、水肿。由于受到伤害的主要是头部,所以,最开始出现的不适就是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继而可出现昏迷及抽搐。
4.热射病症状
还有一部分人在高温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的时间较长,身体产热过多,而散热不足,导致体温急剧升高。症状早期有大量冷汗,继而无汗、呼吸浅快、脉搏细速、躁动不安、神志模糊、血压下降,逐渐向昏迷伴四肢抽搐发展;严重者可产生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等。
中暑后的处理

出现先兆中暑轻症时
首先是迅速撤离高温环境,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及时补充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还可以在额部、太阳穴部位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
出现血压降低、虚脱
应立即平躺,还应该尽快到医院就医,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救治。
如果距离医院太远
先将脱离高温环境,用湿布包裹并打开强力风扇,帮助散热。
如果出现发抖
应停止降温措施,应该每10分钟测1次体温,观察体温是否降至38.3℃,以免继续降温而导致低体温。
中暑的急救措施

1.搬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