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研究发现4%癌症病例与饮酒有关,还不快放下你手中的酒杯?

2021-07-16 18:21 来源: 初初美食季

英国杂志《柳叶刀·肿瘤学》13日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全球2020年新增约74.1万例与饮酒相关的癌症病例,占同年新增癌症病例总数4.1%。研究人员呼吁决策者和公众提高饮酒关联癌症的认识,减少饮酒。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研究显示,多喝一杯酒,距离癌症的路也许就进了一步!现实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

研究发现:每天仅喝三杯酒就足以导致肝癌。每多饮用10毫升酒精(大约相当于一杯酒精饮料),患肝癌的风险就会增加约4%。医学研究成果证实,经常大量饮酒者会损害人体多个器官,喝酒真的会引发多种癌症。如肝癌、口腔癌、食道癌、胃癌、肠癌,以及喉癌、乳腺癌等等。

酒精为何致癌?

酒精的化学成分主要是乙醇,乙醇本身似无致癌性,但酒精促进了细胞变异。在肝癌发生过程中,酒精先是引起肝硬化;而在上消化道肿瘤中,则主要是因为乙醇在唾液中转化为乙醛,使唾液中乙醛的浓度达到血液中的10~100倍,从而导致上消化道癌变。

除了酒精的直接致癌作用以外,酒精也可在细胞色素P450的作用下促进氧自由基的大量生成,从而造成DNA的广泛突变以及组蛋白的甲基化与乙酰化。同时,酒精能使维甲酸浓度降低,从而导致细胞过度增生、分化,因此更易于发生癌变。酒精还可以影响激素的效果,比如提升雌二醇水平,这也是导致女性生殖系统癌症的病因之一,如乳腺癌、卵巢癌的发生。

2015年10月,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正式界定酒精为“致癌物质”。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不要喝来路不明的劣质白酒。有些劣质白酒是霉变粮食酿造的,含有不少强致癌物黄曲霉素,酿酒时也无法将这些毒素全部去除。黄曲霉素极易诱发肝癌、胃癌等癌症。

五种癌症与饮酒直接相关

饮酒与食道癌

高度白酒会直接导致食道黏膜出现烧伤现象,长此以往,在酒精的反复刺激下,食道癌就会随之而生。

酗酒与乳腺癌

酒精会改变性激素水平,尤其对雌激素干扰较大,增加了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每周一瓶红酒就会让女性患乳腺癌风险增加10%。研究人员建议,有癌症家族史的人,尤其是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应该尽量减少酒精摄入量,甚至完全戒酒。

饮酒与肠癌

酒精还会降低人体内维生素和矿物质水平,引起细胞和肠道内壁变化,继而引发肠癌。

饮酒与胃癌

1/3~1/2的胃癌患者有长期饮酒史,尤以喝白酒为主,有些人持续喝了二十年。酒精进入消化道会对胃黏膜、食道黏膜造成损伤,这些黏膜被长期反复刺激,不断损伤、修复、再损伤的过程,就会导致慢性炎症,最终为肿瘤发生埋下祸根。

饮酒与肝癌

众所周知,喝酒伤肝,临床上80%的肝病死亡病例与饮酒相关。尼克·谢伦教授说,酒如同肥肉一样含有高热量,与同等重量的黄油所含热量相当,当酒精被分解后,脂肪就会在肝细胞中沉淀下来,因此经常饮酒的人容易出现脂肪肝,甚至引发肝硬化,这种损伤无法逆转。酒精损害致肝硬变时会产生大量自由基促成肝癌。酒精通过损害肝细胞还能降低肝脏的解毒功能,包括对致癌物的解毒能力。

癌症患者坚决不能饮酒

饮酒促进癌转移

慢性酒精中毒会降低人体免疫功能,使体内免疫细胞B、T数目减少,功能降低,进而降低机体的抗癌能力。国外科学研究新发现,过多饮酒能促使癌细胞在人体内迅速转移、扩散。这种作用是通过损害免疫功能来实现的。

喝酒增加癌症复发风险

博尔特翁研究表示女性每天摄人6克酒精(相当于3茶匙的葡萄酒)就增加她们乳腺癌复发的风险或长出第二个原发性乳腺癌,特别是已经绝经的女性风险更高。

有些朋友会说,许多长寿老人都有每天一杯酒的习惯,喝酒具有杀菌、舒筋活血、减少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病、促进新陈代谢等功效,适量饮酒有益于健康;适量饮酒只是利于减少冠心病、心衰、中风的风险,但无论饮酒多少,都会增加房颤的风险,每天饮酒60g可使房颤的风险增加47%。也就是说适量饮酒只对部分心血管疾病有预防作用,但同时会加大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概率。而在肝脏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生殖系统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等方面的研究中,无论饮多少量的酒都是有害的。

饮酒者的饮酒量其实很难控制在所谓的有益范围内,情绪上高兴一点就会喝多,从而影响身体健康。再说了,那些长寿老人的基因和心态,我们有吗?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