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素问》中的“气反”是什么意思?

2021-08-05 00:02 来源: 徐小丽LittleLily

人之脏气,亦必随时以为衰王,欲复脏气之亏,不因时气不可也,故曰‘时不可违’。

不违时者,如金水根于春夏,木火基于秋冬,脏气皆有化原,设不预为之地,则临时不易于复元,或邪气乘虚再至,虽有神手,无如之何矣”。

认为五脏应五行、四时,故随着四时的推移、五行的衰旺,五脏之气亦有衰旺。

因此,治疗疾病不可违背时序变化所反映的生化规律。由此可知,此句原义是说,对于久病之人的康复,应顺从人体生化的自然规律和相关时序,抓住人体正气自我恢复的时机进行调养,而不能违背之。

《内经》思想

据王、张之注,“化不可代,时不可违”又不限于康复一事,可推而广之,作为《内经》医学治疗疾病的基本思想来认识。

即对于所有的疾病,其治疗都应顺从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加以调和、引导或推动,而不应违逆甚至企图人为创造或替代人体自身的规律;

同时,万物包括人的生化运动受自然时序的影响,表现出时序的特点。这种时序性是事物生化运动规律的表现,也是必须顺从而不可违背的。

清代名医徐大椿曾说:“养生者之言曰:天下之人,皆可以无死。斯言妄也……若欲与造化争权,而令天下之人终不死,则无是理矣”。

徐氏认为死亡是生命规律自然发展的结果,每个人都无法违背这一规律。徐氏所论虽非治疗,但不应“与造化争权”的思想与“化不可代”是一致的。

“化不可代”的治疗思想,就其理论思维的内容而言,是认识到事物的运动发展,各有其规律;在处理事物、解决问题时,必须尽可能地把握并顺从这一规律,否则就难以获得成功。这种尊重事物运动规律的思想,无疑是正确的。

同时,《内经》的这一治疗思想也并非仅是空洞的观念,而是切实地体现在《内经》关于疾病治疗的多个方面。如三因制宜的治疗原则、因势利导的治疗策略等,均是“化不可代”思想的具体体现。

来源:徐小丽LittleLily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热词推荐